第404章 大结局(1)(1/2)
班师回朝,显然这一次的冯宁和杨忠嗣绝对是功臣之中的功臣,英雄之中的英雄,很明显所有的人都是能看出来这一次若是没有人家冯宁的话,恐怕今日战争的结果将会是不一样的,文朝或许连人家梁国都是打不过,更不用说是打得过人家靖国了。
可以说经过了这一次的战争之后文朝的地盘得到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无疑这样的变化的功臣是军队带来的,这点纵然是那些可耻的文人不想承认,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情,很明显军队其实用自己的办法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任何时候都是需要强有力军队的存在。
如果说没有强大军队存在的话,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将会是空中楼阁的存在,文人或许在战后耍笔杆子还是可以,但是如果说战争的时候单单依靠文人的笔杆子是绝对赢不了任何的一场战争的,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李喆起初决定自己出城迎接,显然众位大臣听到了李喆的话恐怕是真的以为李喆疯掉了,要知道自从文朝建国以来御驾亲征的事情都是比较少,更加的不用说人家皇帝出城迎接这群军汉了,这简直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但是李喆一句话就让这群文臣住嘴了,显然这一次文臣的住嘴并不是因为文臣听话了,也不是因为文臣心服口服了,相反的只不过是文臣这一次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军队这一次真的是太耀眼了,甚至已经是超过了任何文臣所能发出来的光芒。
之前文臣领导下面的文朝别说是收复什么失地了,甚至是将士们用鲜血打下来的江山都是保不住,而且不仅仅如此,甚至还是拱手让人,简直就是无耻至极的举动,而军队呢?非但是平复了大夏梁国,甚至还是间接的消灭了靖国,虽然说靖国现在还是没有覆灭,但是这样的场景之下或许人家靖国覆灭也是早晚的事情吧,可以说军队简直是一举解决了文朝数百年来的隐患,可谓是建功立业封狼居胥都是不为过。
皇帝如今在文臣的面前也是越发的变得强势了起来,这一切都是让文臣有些不适应,遥想当初,皇帝显然对于文臣还是言听计从,几乎是不敢有什么其他的意见,反观文臣?人家的权利是相当的巨大,这样巨大的权利之下让文臣很多的时候敢于直面的顶撞人家皇帝,甚至驳回皇帝。
但是这一次李喆对于文臣的意见简直就是置若罔闻,很显然李喆知道这一次自己应当做什么事情,不管如何,不管文武地位尊卑,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前线的将士用生命打下来的江山自己绝对不能辜负人家,别说是出城迎接了,纵然是封官进爵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太祖曾经就说过拿下燕山六州可王,杨家几乎可以说世世代代都是文朝的忠臣良将,数百年的时间无数的杨家人可以说为了文朝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说没有杨家人如此付出的话,或许文朝的历史将会不完美,甚至是文朝这个国家都有倾覆的风险,
至于说人家冯宁?显然本身官家对于冯宁的态度就是很暧昧,并不是一直不提拔冯宁,而是一直找不到理由提拔人家冯宁,如今冯宁有了军功,自然是提拔人家冯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封王?或许可以吧,毕竟这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誓言,自己作为人家太祖皇帝的子孙总不能让太祖皇帝言而无信吧。
况且收回燕山六州本就是大功一件了,如今更加的是重创了人家靖国,靖国这样一个国家或许崛起已经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加的不用说是靖国这个国家威胁到文朝的安全了,如今靖国能不能独活都是困难的事情,这些功劳是谁的?不夸张的说这些功劳都是人家冯宁带来的。
或许之前官家的话文臣还能反驳,但是如今面对着越来越强势的官家,自然文臣也是觉得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弱小了,本身说到底文人在文朝能有如此的待遇完全是依附于人家皇权的结果,如果说不依附人家皇权的话,那么文臣哪里有这么高的地位呢?也不可能会有权利和权势。
皇权迁就你的时候,那么你或许还是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但是一旦皇权和你翻脸的话,那么文臣的生存空间就是被压缩到了最低,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文臣得到权势的时候却看不见,丝毫的不以为是人家给予的自己的地位,如今皇权的强势自然让人家感觉到无比的不舒服。
不过不舒服又能如何呢?或许别的事情上面李喆还是能听从人家文臣的意见,但是显然在这件事情上面李喆是绝对不会听从任何文臣的意见,李喆的态度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这件事情必须是自己说了算,不然的话李喆的报复手段就未曾可知了。
威胁,李喆这一次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其实李喆也是从来没有想到事情能到这样的一个地步,但是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么不管是李喆还是其他的人都是没有什么退路了,所以说这一次文臣变得异常的平静,纵然是李喆如此的威胁那些文臣,但是文臣们依然对于李喆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毕竟谁的脖子都不硬气,没有必要真的和砍刀作对,这样不利的人只能是自己。
就这样通过了?不仅仅是李喆没有想到大臣们竟然默不作声,纵然是李纲或者是人家蔡荆都是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李纲其实对于这样的封赏虽然也是觉得有些不妥,但是冯宁毕竟是自己的人,重赏人家冯宁不妥又如何?
李纲的态度固然模棱两可,但是人家蔡荆却觉得这件事情让内心之中十分的难受,显然冯宁如今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自己想要扳倒人家冯宁简直就是痴心妄想的事情,多少的蔡荆有些后悔在冯宁弱小的时候自己没有听从人家梁储的意见除掉冯宁,如今发展到这样却还是自己放纵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