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弑父(1/2)
幽州城内,现在已经是人心大乱,梁国军队从来没有想到一向文弱的文朝军队竟然敢主动的进攻自己,换成之前,一直是自己主动进攻人家文朝,而如今局势却发生了逆转,却不知道一直进攻的梁国军队能不能扛住人家文朝军队的进攻。
梁国的统治已经是腐朽的,这样的统治之下百姓们可以说已经是有些分崩离析了,统治者们自然对于百姓的诉求无动于衷,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虽然这并不是人家文朝直接造成的,但是却也是文朝间接造成的。
正所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苦的不仅仅是人家士兵,百姓们也是受苦深重,每一名士兵的死亡后面必然伴随着无数百姓的死亡,但是百姓至多就是史家笔下的数字而已,甚至是很多的时候百姓甚至是数字都算不上,不害怕轰轰烈烈的死亡,最为害怕的就是死的毫无价值。
来到了军队之内,冯宁看着四下的军队内心之中说不出来什么,别指望古代的军队能有什么良好的军纪,正所谓是冻死不拆屋,这样的军队在漫长的历史场合之内是少之又少的,之所以能够传唱这样的军队完全是因为这种军队太少了,一支就已经是很稀奇的事情了。
文朝的士兵军纪更加的败坏,虽然说这里名义上面是人家文朝的领土,但是实际上面呢?文朝并没有控制过一分一毫,士兵们对于这里的百姓也是没有任何的感情,况且这些士兵就算是对于一般的百姓都是不放在眼中,更何况对于这些沦陷区的百姓了?
很多人的身上一夜之间换了衣服,绫罗绸缎在文朝的军队之内也是层出不穷,当然凭借着这群士兵的薪水是绝对不够买这些东西的,至于说这些东西是从来李来的?或许真的只有上天知道。
来到了大营之内,冯宁见到了这一次的指挥使,不是别人,正是传说之中杨家将的后代,杨忠嗣。
却说起来这位杨忠嗣杨大人的名气不可谓之不大,杨氏家族的名声都是十分的巨大,开国的杨令公正是杨忠嗣的祖先,可谓是百年的将门子弟了,这样的局面在文朝并不是多见,但是杨家却只能说是例外之中的例外。
杨忠嗣深得杨氏家族兵法的家传,和一般的将门子弟的不同的是,杨忠嗣从小就是习文习武,可真的是少年英才,平素别的家族的子弟或许是逗狗斗鸡,但是人家杨忠嗣却不同,一心痴迷兵法,希望用自己的努力重塑人家杨氏家族的辉煌。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杨忠嗣却也是感觉自己有些无力,面前的这群人都是什么人?一个御史一个宦官,这两个人都是不懂一点点的军事,但是呢?人家两个人的权利还是很大,甚至是已经超过了自己这盒将帅的权利,所谓的攻打在人家的眼中似乎除了硬攻之外就是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杨忠嗣多次的辩驳,但是人家两个人根本不听杨忠嗣的意见,看到这样的场景之后杨忠嗣的牛脾气也是上来了,明显的杨忠嗣也是有些着急这两个人,就在三个人有些剑拔弩张的时候,突然间冯宁从外面传入到了营帐之内。
看到了突然到来的人之后,三个人暂时的停止了自己的争端,显然这三个人对于冯宁这个不速之客突然到来还是有些疑问,按道理来说杨忠嗣已经吩咐手下这个关头不能放任何的人进来,但是这个人是如何进来的呢?
只不过当冯宁拿出了圣上的赐物之后,在场的人都明白了这个人就是所谓的被流放到军营之内的冯宁?
却说起来人家冯宁的名气在场的几个人都是听说过的,官宦自然不必说了,毕竟是杨戬身边的人,有机会见人家皇帝,自然经常性的听皇帝提起冯宁,御史这两天和冯宁打交道也不少,可以说冯宁这个名字已经让人家御史的耳朵根子磨出了茧子。
自己前段时间还是上书弹劾过人家冯宁,而如今冯宁就站在了自己的面前,说是所谓的流放到军营之内,但是你见过哪一个流放的犯人人家手里边还有皇帝亲自赐予的信物?只能够自己哀叹一声国将不国,御史把自己的脸别了过去。
杨忠嗣也是隐隐约约的听说过冯宁这个名字,只不过杨忠嗣对于冯宁印象并不是很深刻,毕竟冯宁和武将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杨忠嗣对于冯宁没什么感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说白了冯宁来到这里更多的就是替人家皇帝分摊功劳的,这也是为什么李喆给予冯宁信物的关键因素,因为李喆就是期待着最关键的时候冯宁能够拿出来信物表示对方自己的意思,但是李喆绝对不会想到人家冯宁会如此轻而易举的亮明自己手上的信物。
冯宁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宣誓自己在营中的地位,固然冯宁的军师才华是绝对比不上人家职业的将军,毕竟自己看的东西再多也是比不上人家操作一次东西得到的经验多,但是恰恰如此冯宁就是要让人家将军自己有权利指挥战争,本身胜率就不是很大,如果再加上瞎指挥的话,那么文朝的军队就是真的危险了。
听到了冯宁无比嚣张的话之后,御史显然有些不高兴,冯宁的指责全然是没有什么一句,所谓的春秋左传这些东西那些大头兵哪里知道?纵然是将门之后在人家御史的眼中也不过是无脑的武夫罢了,这样的武夫指挥战争哪里有自己这样不懂兵法的文臣指挥的强呢?
对于御史冯宁自然也是没有客气,既然这里人家觉得待的不舒服,那么显然冯宁就给人家换个地方待就行了,直接的让外面的卫兵把这个御史给‘请’了出去,杨忠嗣望着眼前的场景自然有些愣神。
至于说宦官?显然人家最出名的技能就是察言观色,看到了冯宁大发神威之后,再想到了杨戬对于自己传递过来的话,人家官宦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的深浅呢?面前的这个人自己是绝对不能得罪,不然的话自己的下场将会是很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