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暗流涌动(3/3)
这种感觉让冯宁十分不爽,却也是无可奈何。
提笔想给李纲去信一封,但犹豫再三之后冯宁却还是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的战乱还是很严重,自己的书信能不能顺利到李纲的手上都是一个问题,况且就算自己书信到了李纲手上又有什么用处呢?难不成自己还能指望李纲给自己出什么主意。
并非是冯宁不相信李纲,主要就是云州和汴京的距离真的太远了,这个年代消息传讯又很落后。
所谓锦囊妙计千里传檄之类的事情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夸张的描写,云州到晋阳的消息传输尚且几天的时间,更不用说道汴京消息了,这边发生事情等着汴京那边知道黄花菜早就发霉倒掉了。
重新拿起了账目,但是冯宁现在突然间感觉自己手上的账目竟然重大千金,字里行间之内也尽是吃人鲜血的文字。
云州城内,叛军攻城和官军顶不住的消息还在疯传,让本就已经混乱的内城更加的混乱不堪。
叛军围城已经几日,谁说官府和许家在施粥,但是每日城中挨饿之人还是不计其数。
唯一仅存的许家东市粮仓不但要供应守城的那些军士,更加要供应内城的百姓,粮仓之中米粮虽多,但也架不住百姓的疯抢。
账房之内的许婉儿看着这几日的账目思绪万千。
平价销售的粮食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被人抢购一空,许婉儿简单的尝试了几次加仓放粮,但是每次都如同水滴落在地上一般,短时间之内就被抢购一空。
敏锐的许婉儿感觉到了一丝丝阴谋的味道,这并不是什么正常的现象。
按照这几日粮食卖出的数量来说除非是有大量的资金收购,不然单单依靠市场百姓们的购买力绝对没有如此大的手笔。
这年代毕竟和后世不一样,谁说文朝铜钱和银子公用,但是百姓之间很多的时候还是以物易物的居多,毕竟运输不方便再加上奸商刻意的压低价格,百姓们把粮食或者其他东西换成银子还不如直接民间交换来的划算。
这两天确实银钱甚多,甚至超过了往昔和平时期,这只能说明市场上有大宗的银钱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