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运筹(3/3)
父子二人算盘打的不错,本想借着降价的机会把许家拉进价格战行列之中,之后在利用云州几家商贾的力量一起吃下许家。
但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张氏父子发觉人家许家似乎根本就没有入坑的打算,现在市面上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反而成为了张家和别的家族的独角戏。
虽说唱戏不假,但是卖出去的粮食是真的,本身就已经把粮食压倒低价,现在被人恶意对冲以至于赵家库房之中的粮食着实有些不多。
现在还未到春耕季节,和许家多种经营不同,赵氏主要经营的就是粮食生意,一旦仓库之内粮食低价售罄那么半年之内得不到补充的赵家将会彻底失去市场。
这种局面赵公明其实也未曾想到,况且这次的事情自己还鼓动了官府之人,若是现在收手的话那么官府之人也不会放过自己。
“调查出来出什么原因了吗?”
根据父子二人的估算整个云州的市场应当不会消耗如此之快,这次必然有别的原因。
“听下面的伙计说这段时间多是晋阳甚至是冀地、陕地的客商,这些客商虽然需要量不是很大,但是都要的很急,往往是当天就要运走。”
若是一两个外地之人来买倒也是正常之事,但近些天已经发展成了外地的团购,这就不正常了。
“该死的,通知下面的店铺明天一律延迟营业和提前打烊,有人要算计我们。”
赵公明意识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忽略的东西,那就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古代人虽说没有现代的金融方面认知深刻,但是原始商战的模式也是屡见不鲜,只不过因为交通闭塞人员流动性差,时效性问题的影响故而一地的价格战往往不会影响到另一地。
但是这次赵氏牵头引发的价格战持续的时间相对长,而且还有人故意的添油加醋,如此一来传到外地之后自然别人有时间反应。
况且云州不管是赵家还是欧阳家甚至是许家和省府晋阳的那些商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资金财力上面都不足以和晋阳商贾比拼。
商人逐利,这次的事情吸引的自然不单单是晋阳的客商,冀地和陕地甚至更远的客商都是加入进来,资金可以利用杠杆,但是现货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