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北方(1/2)
北方的梁国历来是文朝心腹大患。
这点和自己所在时空宋朝有些许相似,不过文朝缺失的仅仅是燕山山脉一带的州府,至于说代地的府县还是掌握在文朝手中。
文朝和梁国之前相互征伐了相继上百年的时间,称之为文梁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期间双方互相攻防各有胜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消耗战之中双方国力和军力都出现了显著下滑,战局也是日益稳定下来。
加之文朝和梁国内部也是出现了问题,于百年前签订了合水之盟,双方确定了边界和互市,虽然是不是边境还有一些小摩擦,但是整体两国进入到了相对和平时期。
百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东西,梁国的东北地区据说兴起了一股更加野蛮强大的民族,梁国大军多次征伐都是损兵折将。
文朝这边内部的起义和西北的大夏也是不断消耗文朝的财富,文梁双方在同一时间之内竟然不约而同出现了相似的问题。
虽然文朝对于梁国人依然仇视,但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敌对情绪自然没百年前那么严重。
民间私下交往也就是二三十年才开始,互市虽然能解决大宗商品问题,但是小宗的贸易品却还是需要民间消化能力。
不过双方官方还是禁止态度,但是两国边境却管理相对松散,毕竟这也是地方官员发财的门路之一。
梁国虽说是牧民,但却也是收到了中原文化的熏陶,对于稻米粟米需求量也是很大。
许家做的事粮行生意,自然或多或少也就和梁国百姓有了交集。
听完了许婉儿的解释之后冯宁点了点头,莫不是自己真的多心了?
“一般一户牧民一个冬天能消耗多少粮食?”
脑海之中大致估算了一下,若都是民间消耗则解释不通。
虽说许家是云州最大的粮行,但粮食这种东西并非垄断经营,别的家族也在经营,总不能说梁国之人买粮只认准许家粮行吧。
“一户一冬天大概一石粮食左右。”
“牧民纵然是夏天储备粮食,但是我们对面有多少牧民?难道真的有几万户至多?若是如此那么西府军防御的重点就应当是北边,而不是西边了。”
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说出来就顿时不一样。
草原之人确有夏天储粮冬天用的习惯,但是草原之人收入并不多,互市贸易之中多被奸商蒙骗,自然手中银两也不是很多,如此一来更加储备不了多少粮食。
“我再问你之前粮行主管是谁?是不是周管家?”
“是,你是怀疑?”
许婉儿明白了冯宁话是什么意思。
“倒也不是,只不过我现在没有证据,不好妄加评论,但是这件事情我们必须彻查,我觉得这个汪之谦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我隐隐约约觉得他在许家的力量并没完全清除。”
冯宁一切都是基于推测,在没有证据的时候自然不好妄加定论。
若非自己意外发现和设套或许老谋深算的汪之谦到现在还是伪装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