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朱棣很不喜欢(3/3)
很明显,朱棣被秦方上书的奏折所影响,他的思维方式不由的跟秦方靠拢。
秦方上奏的奏折中提到过:地主把握着大明三成的经济命脉,对国家无任何的贡献,秦方建议取消士人的等阶优势,取消地主的优势,取消......
都是大明人?为什么他们能够获得优势?就因为他们读书了吗?就因为他们可以做官吗?读书就可以不耕作吗?做官就可以不耕作吗?
秦方的每一次叩问,都让朱棣心中一颤。
天子?仍旧每年春日春耕呢!
一、将全部的土地收归国有!
二、开始农户承包责任制!
三、不再向农户收取赋税!
仅凭商税,即抵得上十年的农业税。且商税的数额,逐年增高。
秦方的这些想法,四个月前朱棣观看,不赞同,认为他太激进,太年轻,不懂得缓和。不赞同!
但现如今,朱棣再度翻看,他赞同,如若不趁机平了地主的话,日后这大明,绝对混乱!
朱棣虽赞同,但时机却选择的不对。待其征服北元,将蒙古化为大明的放马场之后,他会亲自整顿吏治。
关于这一片奏折,朱棣曾拿给了朱瞻基,让其观看。
朱瞻基观看完毕,忍不住的称赞:好好好!甚至建议朱棣即刻开始推行。
朱棣摸了摸朱瞻基的发须,让其专心在格物学府就读。
这些事情,不是他现如今可以关心的。
同一本奏折,朱棣亦拿给朱高炽观看,朱高炽则是建议朱棣万万不可推行,免得大明混乱不堪。
朱棣拂袖离去!
批评他道:朱高炽可为守成之君!
朱高炽笑容满面,十分的满意。
五月一日,朱棣回京。
次日,朱棣准备殿试。
殿试,由皇帝主考,在宫中殿廷亲发策问,故又叫廷试。会试录取的贡士参试,一般殿试不黜落贡士,只是重新分定出等第名次,殿试考试时间在会试发榜后进行。
一般而言五月一日传胪(即在殿试后,由皇帝主持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唱名典礼)。
上传语告下叫胪,即胪唱传名的意思。
故二甲第一名也叫传胪。
元顺帝时又将进士分为三甲,并规定一甲为三人。
明沿元制,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始策问贡士于奉天殿,赐一甲三人进士及第,赐二甲进士出身,赐三甲同进士出身。
其中二三甲进士科名额不等,无定数。
殿试!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