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2/2)
“哦,三服。那不算远。家学渊源,不愧状元手笔,文章做得很看得过了。”
“臣不敢谬承金奖。实是昨夜与一甲二名进士臣尹继善,一甲三名进士臣刘墨林三人合议,以臣主笔而成。”
雍正笑着点点头,说道:“商量的好文章,花团锦簇一般。
不过除了做文章,难道就没别的?比如吃点酒,对对诗之类,你们毕竟昨日金榜题名,是个喜日子嘛!“
王文韶睨了尹继善和刘墨林一眼,忙叩头答道:“回万岁话,臣等因今日觐朝龙颜,怕失仪未敢饮酒。谢恩表成之后,臣等玩了一会儿叶子戏。后来牌少了一张,就各自散了。”
雍正大笑道:“好!不欺暗室,真状元也!”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块骨牌向王文韶一亮,“是不是这一张呀?”
“啊?!”王文韶定睛一看,顿时吃了一惊,忙伏身叩头,说道:“正……正是这张‘桃源胜境——桃之夭夭(幺)。”
雍正笑了笑没再言语,端坐着靠了椅背上,神色已变得庄重,良久才道:“很好,请臣工跪安吧!”
“万岁!”
三百余人雷轰价嵩呼一声,齐刷刷叩下头去,恭送雍正离座升舆。刹那间,丹陛大乐大起、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种种宫乐声中,畅音阁供俸们嘴唇一张一噏,念念有词唱道:开座隆平,启文明,五色云呈,珊纲宏开罗俊英,梧桐彩凤雍喈鸣。气如珠,河似镜,集贤才于蓬瀛。还宫显平,海榴舒,木槿初荣,宣赐宫亦最有名,薰来殿角微凉生。凤栖梧,麟在囿,致皇风于升平……乐声中礼部笔帖式披红戴花抬出蟠龙金榜,一色红底贴金黄字——这才是雍正亲笔书写的正式皇榜,由尤明堂亲自护送,一甲三名紧紧随榜而行,开午门正中而出,顺天府尹于东长安街早搭好了彩棚,为鼎甲递酒簪花——所谓“御街夸官”,再赴礼部宴(琼林宴)种种繁华胜境一应故事也不须细述。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
第72章
第十九回证前盟智士谋馆席祈母寿佛堂追喇嘛
田文镜四月二十三日接到吏部部文,当即打点行装准备去四川上任。他是老京官了,尽自平素孤芳自赏不与凡人搭话,没几个朋友,但熟人却极多。这次山西之行,田文镜一举扳倒“天下第一抚臣”诺敏,已是名噪天下,内廷早已风传,田文镜早晚是大用的人。因此,赶热灶窝儿的人也尽有。
六部司官,还有原来工部的同僚,上司属僚,不是朋友也来攀交情,不是亲的也来认亲,荐师爷的、送长随的、赠盘缠的围破了门。田文镜面情上不能不应付,心里却想:“你们早做什么去了?狗眼睛!”因此请筵不赴,师爷长随不要,银钱更是不接,见客满口圣人语录皇恩浩荡的话兴,谈话一席便端茶送客,来访的人无不兴兴而来讪讪而去,本来人缘儿就不好,越发弄得人人憎嫌,无不说他“小人得志”。
此刻,刚刚送走几个来“饯行”的几个同僚,田文镜坐在已经捆扎好的行李上,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出神,盘算着路上的日程。正思量着,见家人祝希贵带着一个女子进来,田文镜近视,直到二人进了屋子,才看清是乔引娣——与诺敏同时解京勘问的“人证”。田文镜不易觉察地皱了一下眉,换了笑脸,说道:“是引娣嘛!
这一番辛苦,难为了你。坐,坐吧!“
“田大人,”引娣扶膝福了两福,斜签着身子坐了对面一个箱子上,说道:“听人说您明日就动身了,我来看看……”
田文镜这才仔细打量一眼引娣,因见引娣穿着月白夹褂、里头套着玄色绣边点花裙子,料是无钱换衣,便笑道:“天已经热了,这春装受不了。你虽在狱神庙,离着我这里并不远,有难处怎么不来见我?”引娣一颔衽回道:“大理寺把我的钱都发还了我,我并不穷。前几日不小心着了风,身上发热,穿得厚了些。我知道四爷是穷官,并不为打秋风。听见你走,相与一场,特来辞行的……”
她淡淡几句话,说中了田文镜心思,田文镜不禁脸一红,忙岔开话题道:“你如今怎么打算呢?不要把我看得那么小人,再穷,也还比你强些儿。什么时候回山西,有难处尽管说。”
乔引娣听了没吱声,搓弄着衣带低头思量,半晌才道:“我正是拿不准主意呢!按说我该回山西,老子娘这么长时间不见,不知家里怎么样。可昨个儿十四爷打发人去狱神庙,问我愿不愿到王府里去侍候福晋。十四爷是我救命恩人,可又牵挂家里,所以想见您讨个主意。”
“我看你回山西去为好。”田文镜舒了一口气,毫不迟疑地说道:“守着自己的家,自己的地,吃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