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雍正皇帝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2/4)

目录

“阿玛!”胤礽一躬身赔笑道:“这是善举,儿臣原无意见。但您最圣明的,知道户部库银情形,本来就是可着头做帽子,一点富余也没,这样一下子就减去三分之一,没事还好,一旦有个灾荒饥馑,或者外疆有事兴军,粮饷就没着落。儿臣想,好事慢慢来,是否迟几年再办好些?”胤禛忙道:“太子爷说的是。儿臣也这么想,怕就怕平空出事,应付不来,儿臣办户部的差有几年,那里的底子儿臣心里有数的。”康熙俯首想了想,又问马齐:“你看呢?”

马齐看上去真的是有病,脸色苍白,越显得又高又瘦,轻咳一声道:“奴才想着,轮番免赋是件极大的好事,前朝从没有过的。然而凡事顶则立,不预则废,免赋容易加赋难,老百姓吃了这甜头,一旦朝廷有事,银子没银子饷没饷,善后万分不易。”张廷玉皱着眉一直在想,他也觉得马齐说的有道理,但太子说的,他也不全同意,思量许久才道:“三年一轮似乎太促了些。奴才以为,五年一轮也就行了。皇上自康熙二十九年以来,蠲免徭赋银两总计下来一千三百四十三兆。已经很轻的了,如果再免,明发诏谕变成制度,往后有事用银子,临时聚敛又要招怨。所以即便要免,也要丑话说明,国家以民生为念,百姓也要以国家为念,体谅朝廷拳拳爱民之心,乐输义粮,存粮备荒。这样有事征粮,就不至于提襟见肘。”

这确是老成谋国之言,连康熙也不自禁点头。方苞一直沉默着站在一边,因见康熙注目自己,便道:“臣也以为张衡臣说的是。国家手中无钱无粮,不能应急是不得了的。可否各府设一义仓,推举当地有德有望的缙绅公管,国家有事,筹措借来用于国事;国家无事,用义粮调剂赈荒,周恤贫孤无靠之民。这样,官员不得随意敲剥,流民也不至于因饥寒沦为盗贼。于绥靖地方也颇有益处。”

“很好,就是这样。廷玉草拟诏告,等见完臣下即行颁布。”

康熙说罢抬头看看自鸣钟,又道:“咱们也好去了。”

乾清宫是紫禁城内除了三大殿外最为宠伟壮丽的宫殿,历代为皇后居处,是皇帝正寝之地。唯因其大,时常引见一两个官员,或与上书房几个官员议事,显得空荡荡的,也太庄重。因此,自赫舍里皇后去世之后,这里便改了规矩,名义上仍是皇帝寝宫,除了大批引见外官、接见外国使臣,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万寿等节日,在这里举行内朝礼或赐宴,平素并不启用,只在养心殿或畅春园办事见人。康熙皇帝率几个上书房大臣入月华门,几个阿哥便归班侍候,但见宫前丹陛之下黑鸦鸦的六部官员及进京述职外官依次跪满了一地。李德全将静鞭连甩三声,几百名官员免冠俯伏,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一摆手拾级升阶,径上了“正大光明”匾额下金紫交翠的龙凤须弥座。马齐和方苞二人却步躬身退至一旁跪了下去。康熙从容不迫地端起茶碗,用碗盖拨着浮茶呷了一口,眼风一扫,偌大乾清宫立时岑寂下来,一声咳痰不闻。

“张廷玉现在正在养心殿草拟一份明发诏谕,待会散朝即行颁布。”康熙的声音并不大,在殿中却显得十分苍劲雄浑,“朕决意自今年而始,三年一周,轮流免除天下赋税。”

“万岁!”

康熙双手一摆,说道:“所谓‘万岁’,不过是你们做臣子应该有的心意。自古无百岁天子,朕何敢朝之万年!慨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七十岁,朕已经心满意足。”说至此,他缓缓起身,在油亮晶莹的金砖地下漫步,时而踱至群臣中间,时而绕座徘徊,“为什么要发这个诏谕?并不因国库太充盈,钱粮多得没处放。朕这次南巡,时而也微服出去走走,老百姓过得太苦了……以苏杭之地,说是‘天堂’,卖儿鬻女者有之,弃田逃荒者有之,食蕨根吃观音土者有之。民为国之本,防民之变甚于防川,朕焉得无动于衷?”

“所以要免赋”康熙的血涌到脸上,涨得通红,朕征几两银子,下头一群卑微吏曹就敢索二两火耗,征到库里又被挪借出去。整得百姓走投无路,朝廷仍是个亏空、亏空、亏空!那么朕免了赋,索性不要了,或者就剥了他们巧取豪夺的名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