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1/4)
印象更加深刻。对其机灵礼貌的一面,也慢慢有了一些认识。
大隋军中虽然甚讲究出身门第,但今天的雄武营的功劳是明摆着的,谁也不愿意掩盖了它,所以众人陆续开口,以长者身份,劝李旭抓紧时间坐上首席。
“感谢大将军!”“感谢前辈!”“感谢将军”李旭频频拱手。此刻他心中一百二十分的得意,脸上偏偏还要做出一幅谦虚像。众人之所以认为他有勇无谋,全是宇文述这老匹夫造的谣。所以大伙越是夸赞的厉害,他越是要表现得彬彬有礼。刘弘基曾经说过,礼节是文人的铠甲。在官场上,越是彬彬有礼的人,越会给大伙留下涵养高深,家教优良的印象。旭子以前不是十分在意,如今,现实逼着他不得不把一些刘弘基教导的世俗手段拿出来应对。
“这小子绝不是个莽夫!”来护儿笑咪咪地站在旭子对面的矮几后,暗自评价。他虽然也是出身豪门,祖父、父辈都曾有过县侯之位,但年少时曾经因为手刃仇人逃往他乡避祸,结交了很多草莽英雄。所以对出身贫寒的人,来护儿并没什么成见。此刻听李旭句句答得不卑不亢,对宇文述这个主帅既礼貌,又懂得保持距离,心中不觉对其好感大增。
“宇文将军不知道又要算计人家什么?”武贲郎将陈棱捏着个酒杯,饶有兴趣地看席前的精彩“表演”。诸位老将军之中,除了宇文述之外,他与旭子打交道最早。已经发现宇文述对少年人没安什么好心。但他的人生经历坎坷,见识得人间冷暖颇多,因此处事的原则是宁愿看热闹,也不乱趟混水。
“老匹夫弯子转得倒是快,昨天眼中还只有自家的儿子。今天又摆出一幅折节下士的模样来。”周法尚半倾着身体,眼神里充满不屑。他一直不看好宇文述的指挥能力,特别是今天,如果不是宇文述老儿非要故弄虚玄摆什么雁行大阵,说什么“击左则右应,击右则左应,中军相接,则左右齐攻之”,大伙也不至于靠一个年青人来救命。
众人各怀心思,因此虽然表面上劝得客气,暗地里却着实想看看李旭如何应对宇文述的“热情”。宇文家的人向来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高,刚才那句“勇冠三军,挽救大伙英名”的话,已经给少年人下了个不大不小圈套。而少年人也答得妙,提了所有人的功劳,就是不肯说宇文士及的调度有方。
“贤侄如果再不上坐,老夫只好把这个帅位让给你了。反正老夫今天指挥调度无方,全靠将士们用命才保全了名声!”宇文述见旭子一直推脱,装出幅生气的样子,喝道。
“不敢,若不是大帅在,李子雄也不会刹羽而归!”李旭再次拱手施礼,回应。
“哎呀,你这小子,真是麻烦!”来护儿见席前两人僵持不下,从自己的座位后走出来,拉住李旭的手臂抱怨。“是老夫拉你入座的,这下怎么都行了吧。”说完,他横着走了几步,强行将旭子按入宇文述身边的矮几后。
“如此,晚辈恭敬不如从命!”李旭笑着坐直身躯,第三次向众人行礼。这官场应酬可比冲锋陷阵难得多,他心中暗想,感觉到背后汗已经开始向下滚,湿湿的,浸得几处新旧伤口痒痒地疼。
一群武将喝庆功酒,少不得要提白天的战况。大伙你一言,我一语,都说李子雄那厮虽然坏了良心,但着实带兵有方。他麾下《:文。》的六万反贼《:人。》无论是担任《:书。》阻截任务的死士《:屋。》还是冲击右翼的主力,个个英勇强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若不是宇文老将军指挥镇定,小李将军勇敢机智,今天这场恶仗可能要打到半夜才能见分晓。
叛军身上表现出来的勇悍,李旭非常佩服,也理解对方为什么那样英勇。但说叛军训练有素,则未免过于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至于装备精良,更是八杆子打不着的瞎话。如果手持木棒,身穿布甲的叛军也可以说是装备精良,那武装牙齿的大隋官军,就可以说是个个手持神兵利器了。
但在这种场合,说实话未必是一种美德。旭子心里纳着闷,低头继续听大伙吹嘘。仔细听了小半个时辰,才发现众人说话很有条理,像事先编排好了般,先把叛军夸个天花乱坠,把这次战斗夸得艰难无比。然后就开始说各自部属的英勇了得,奋不顾身。特别是一些官职不太高的家伙,吹得更是没有边界。而宇文述、来护儿等老将军则微笑着倾听,还不时补充上几句,虽然话不多,却句句总结在关键处。
“看来他们是准备向朝廷报功了!”旭子仔细想了想,终于明白了庆功酒的另一个作用。原来大伙坐在一起是为了统一口径,以免到时候有人把牛皮吹破了,或者因为捞过了界而把别人的功劳安到自己头上,引发不必要的争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