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2/3)
城墙上响起了断断续续的哄笑声,无论参加过辽东战役的老兵还是刚被胁迫入伍的新卒,所有人心中对叛军都生出了轻蔑之意。通过将近一天的苦战,新兵和老兵们的关系迅速升温,在叛军的逼迫下,他们很快认同了彼此的自家人身份。眼下看到叛军出乖露丑,登时信心大涨。
韩世萼终于忍无可忍,走过来,大声呵斥。冲突的双方都悻悻地退开,几名被绑在队伍外围的替罪羊也因此死里逃生。李密和韩世萼又开始争执,片刻后,李密将长槊再度插入泥土中,走到中军,亲自擂响了战鼓。
“咕噜噜——”战鼓声再度激越。凄厉的号角声与之唱和,宛若垂死猛兽发出的悲鸣。
韩世萼翻身上马,在侍卫们的簌拥下,朝着黎阳城奔来。一边疾驰,他口中一边发出呐喊,全身铠甲被夕阳一照,灿若天神。
数以万计的叛军将士跟在韩世萼的战马后,掀起一股人浪。波峰所指,正是黎阳。
“咕噜噜——”战鼓声连绵不绝。另一支队伍从人浪后分出来,快速扑向鱼梁大道。当先的是十几名硕果仅存的铁甲兵。铁甲兵身后是十几名壮汉,抬着数根长长的木杆。再往后,是大约三百多兵器各异,铠甲也大相径庭的家伙,一个各身材高大,满脸杀气。然后,是数千名没有铠甲,青布包头的勇士,步履整齐,目光坚定。
“这是才是李密的血本儿!”宇文士及指指慢慢掩向鱼梁道的烟尘,低声说道。刹那间,他的话中居然带上了一丝紧张。
“让弓箭手准备!”李旭用命令来回应。他再度抓起脚下的步弓,把羽箭搭上了弓臂。他在敌军队伍的尾端又看到了两个最不愿意见到的熟人,两个指挥士卒攻城的敌将。
其中一个身材非常普通,看上去像个江湖郎中,只是手中拿得不是虎撑,而是一把厚背长柄大刀。(注1)
另一人,长得却像个货郎,市侩气满脸。
注1:“虎撑”是旧时行医者手执的一种标示,又叫作“串铃”。传说为药王孙思藐所首创,实际出现时间比隋唐更早。
第一百八十五章取舍(13)
手中这张弓只是普通的步弓,李旭没有把握再对两位故人手下留情。箭尖在眼前颤抖着,他瞄准了站在敌军队列之外的江湖郎中牛进达,没等手指松开,牛进达的身体忽然晃了晃,消失在前冲的人群里。
旭子猛地觉得自己心里好一阵轻松,虽然他知道牛进达和他手中的那杆长柄厚背三环刀在一刻钟之后就可能出现在城墙边,但是依旧不愿意让老牛命丧在自己之手。他快速换了口气,把弓箭转向奸商张亮。走在队列外的张亮也好像有了预感般,身体快速地缩进了亲兵之后。旭子的手不得不松开,用羽箭射中了一名抬着巨木的壮汉。那名状汉惨叫着倒了下去,巨木脱手,将其周围的人绊倒了五、六个。
敌楼和鱼梁道侧对的城墙上都陆续有羽箭飞出,将叛军将士射翻了十几个。行进在鱼梁道上的队形有些乱,但很快就回归了正常。未被射中的人从血泊中抬起了巨木,走在前排的重甲步兵用盾牌竖起了一堵移动的墙,三百多名铠甲各异的壮士,齐声发喊,高高地举起的手中兵器……
下一刻,牛进达又出现在旭子视线里。没等旭子把羽箭搭上弦,他的身体再度隐进了人群中。他和张亮已经通过吴黑闼的骂声,知道旭子就在城楼上。草原上一百步外取人性命那一箭,早已给两位豪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二人不想在没靠近城头之前就被人抬下去,所以在组织进攻的时候,尽量不让自己成为明显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