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禽兽不如的穿越女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2/2)

目录

他喃喃自语,而队伍里的其他人并未发现异常,还在那里兴奋地听负责带路的苏根尼教区的教士陈述图尔内斯特教区自从换了一个深得神恩的主教后,变得多么富庶。

“甚至那里的农夫都住着砖头盖的房子,每天有面包吃,一天三顿!”

说着,教士还用手比划了一下面包的大小,他是个极好的导游,也就是说,他很明白游客们走了很远的路还要继续赶路的时候渴望听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好有气力继续赶路——他比划出来的面包大小,很有后世方便面广告上牛肉块大小的风范。

观众们听着导游教士的叙述,发出了一阵阵惊叹,有这么一群热情的观众,教士更加起劲了:“诸位,就在前面,市场里酒桶和布匹就像山一样高……”

阿布没有说出田地的与众不同之处,他觉得,有必要更好地观察一下这个教区。

而图尔内斯特教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过不了多久,他就发现,这里的田地,有许多周围都挖上了水渠。

田地周围挖水渠?

他不是没看过周围挖水渠的田地,但是这些田地周围的水渠似乎多了一些……这么多水渠,那些六到八头牛一组的犁队怎么走路呢?

他继续看下去。

然后他看见了几个农民。

那几个农民正在田地上忙碌。

他们把萝卜——看叶子应该是萝卜——小心地一棵棵地从一块地里挖出来,然后种到另外一块地里。

“这……这究竟是搞什么鬼啊!”阿布几乎要叫出声来。

这一瞬间,他的内心回荡的咆哮,和现代苦于数学习题的小学生听到“一个游泳池,打开水龙头放水4个小时放满,打开排水口5个小时放空,请问既打开水龙头又打开排水口,几个小时放满游泳池”一般无二……

把好好的萝卜,从地里挖出来,再种下去,这不跟一边放水一边排水一样,简直是浪费水和劳动力嘛!

“在图尔内斯特,地上有的,应有尽有,是的,不但有,而且便宜,上次我兄弟在那里买到了极好的靛蓝,比永恒之城能买到的都好,价钱则便宜到你们绝对不会相信,有多便宜,你们猜猜……您怎么了?”

“没事,没事。”

阿布摇了摇头,极力让自己镇定一些,这些农民未必在干什么正经事,也有可能,只是他们在一贯地犯傻……

那些愚蠢的农民,干点傻事有什么奇怪的呢!

他这样说服着自己。

也许,只是那些农民在搞一些祈求丰收的巫术而已……这些稀奇古怪的巫术,他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着实见识了不少——有春耕的时候,已经生育过的妇女成群结队地跑到耕地里打滚企图籍此把她们的生育力传递给土地的;有扎制象征破坏庄稼的恶鬼的稻草人在田头焚烧的;有做象征性的收割并唱各种祈求丰收的歌谣的……

这也许是类似的,祈求萝卜快种快收的巫术吧,在这个农民们靠老天赏饭吃的念头,不奇怪,不奇怪。

这时候,负责导游的苏根尼教士看他说自己没事,而且脸色也缓和了,便放下心来,又开始向着听众们叙述起图尔内斯特城是多么富裕美妙,除了阿布,其他人都听得非常认真。

当然,在这么平淡无聊的旅程中,除了听听导游关于“前头风景好”以外,也没什么可干的了。

等等,平淡无聊?

阿布立即以他的机敏发现了不对。

他这一路,不该平淡无聊啊!

就是路上的各路临时的兼职的专职的转职的强盗们看到他们这伙人武装齐全不敢擅动,地上天然形成的、被各路贵族们后天加工刨出来的那些坑照例也会给他们不少“惊喜”啊!

坑呢?

阿布向前看,向后看,回忆……自从进入图尔内斯特教区的范围以来,他似乎,好像,还没在路上看到一个坑!

不但没有坑,这路还修的笔直平坦,走在上面,忒无聊!

一点掉坑的“惊喜”都没有!

这一发现,给了发现者一个更大的“惊喜”。他可以预料到,在图尔内斯特教区内,他是绝对不会平淡无聊了。

第113种田不简单

图尔内斯特教区那些横成列,竖成行,排列整齐宛如闻名世界的古代帝国庄严的重步兵方阵般的庄稼行列,当然不是魔法的产物。

把庄稼种得整齐,是靠了公元前中国农业上的一个发明——播种专用机械,耧车。

最早的耧车,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当时的耧车,有的只能一次播种一行,有的播种两行,汉武帝在位末年,休兵戈,兴农业,提拔重用农业科技发明家赵过,赵过在古代耧车的基础上改进出了三脚耧车,可以一次播种三行

种子。

或许有人认为,何必去费心发明什么播种机呢?播种,还不容易,随便找个三岁小孩,或者宅男宅女,都可以轻松胜任这一农作。

不就是把种子撒到田里吗?谁不会啊!

就是那些没有智力的鸟类、兽类,吃了水果把种子拉出来,不也是播种么?

但是,像这样撒播的话,首先,无法控制庄稼之间的距离,发芽后,有的密,有的疏,疏的,浪费土地,长得太密的,又要花费额外的人力间苗——就是把多余的、土地不够供给肥料的苗除去——而且,这样疏疏密密的,将

来锄草的时候,很不方便,苗的分布不均匀,锄草的时候还要分辨哪里是苗,哪里是杂草,一不小心,就把苗除了把杂草留下了。

其次,这样撒播的种子,露在土上,极容易被鸟儿吃掉,造成了种子的浪费。

而使用耧车的条播法,因为是机械操作,不是人力,所以不但能精确控制种苗的间距,而且耧车前方有开沟铁铧,将种子准确地种进深土,同时完成覆土,避免种子被飞鸟吞吃,提高了作物产量。

除此以外,使用耧车播种,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用耧车的机械播种法,使得庄稼横成行,竖成列,整齐美观,方便锄草以外,还使得作物之间通风良好——作物的生长,也是要进行呼吸的,通风**的话也会像人一样窒息,而如果通风好的话,产量也会大大增加。

使用耧车的机械播种的条播法,在我国公元前数百年的战国时代已经诞生,而欧洲最早的条播机,也要到16世纪才出现,改进到足以正式的大规模使用,是在19世纪,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

结束,美国已经dú • lì,英国已经准备为了罪恶的**强行砸开古老中国的大门……总之,中世纪已经是个遥远的名词了。

但是,虽然到了19世纪,也不代表,欧洲的每块土地都用上了“先进”(对欧洲来说是先进)的条播机,古老的人力撒播法依然使用,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名画《播种者》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农民

以蹲成马步的姿势,将手臂抡成半圆,企图将种子撒得尽可能远,天空中虎视眈眈的飞鸟成群,待种子一离开农民的手就落下抢食。

据说,这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罗怡不懂画,她只想少用些种子多收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