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4(1/4)
。
有人说为了顺利和谈,早日让西梁军退兵,尽可能摆低姿态,早日达成和议,但是却依然有一部分人坚持要以高姿态与西梁人和谈,堂堂大秦帝国,天朝上邦,而且是西梁人主动求和,怎能委屈议和,两种意见的人还真是大致相仿,门下中书这阵子一直还是争论不休。
不过和谈的基本原则,倒已经是早就确定,首先一点,便是驻扎在西北西关道的十万西梁铁骑必须退回关外,这是和谈的第一要点,也是和谈的前提条件,如果西梁人做不到这一点,和谈也就不需要再进行下去。
西北军虽然节节败退,但是如今余不屈暂时稳住了西北的形势,朝廷也迅速从关内往关外输送大批的物资,都察院左都御史殿前大学士徐从阳如今就驻留在西山道,西山道是物资输送的必经之路,徐从阳坐镇西山道,亲自保证输送线的畅通,大秦帝国虽然身处忧患之中,但毕竟地大物博,长期耗下去,西梁人未必能坚持得住。
西梁虽然占据了西关道,控制雁门关,但是如今粮食短缺,而且从西梁本国运送物资,还要经过浩瀚的金古兰大沙漠,物资运送条件十分的困难,双方僵持状态,各有利弊,西梁人既然主动提出议和,那么大秦在土地问题上自然不可能有丝毫的退让。
当今圣上以武立国,自诩盛世之君,如果在他的治下被西梁人强占土地,无疑是扇了皇帝陛下的一记大大耳光,史不可欺,皇帝陛下当然不愿意后世提到大秦开国之世的时候,会因为西梁人占据西关而大跌颜面。
因此种种,朝廷的谈判立场倒也是清晰得很,西梁铁骑退出关外,其他的都好商量——
ps:沙漠明天就要上架了,写书三年半,七百万字,沙漠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值不值得大家订阅,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只希望沙漠依然能够躺在大家的怀抱之中,为大家写出用心的文字。考验沙漠的时候快要到来,考验弟兄们的时候也即将到来,一起携手,上架之后,继续书写国色的辉煌!
正文第四二九章带刀入殿
西梁使团在同仁馆驻歇后,刚刚提拔上来的礼部尚书薛怀安便亲自向使团传达了皇帝陛下的旨意,西梁使团暂歇三日,三日之后,再入朝觐见。
西梁使团对此倒是没有异议,一路上昼夜兼程,奔波劳累,比预期的要提早大半个月来到洛安京,虽然都是万里挑一的西梁勇士,但是血肉之躯,如此下来,却也是疲惫不堪,稍加休整,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三日,西梁使团上下没有一个人离开同仁馆,一切用度,朝廷倒是全力供应,礼部尚书薛怀安得到门下中书省的指示,这三日多次往同仁馆过去,要面见西梁大王子,但是这位西梁大王子自打进入馆内之后,闭门不出,便是薛怀安那也是不见。
薛怀安多次前来,无非是想要从西梁大王子的嘴里探个口风,在正式谈判之前,先探探西梁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打算。
虽说西梁使团已经抵京,但是朝廷对于西梁方面究竟有何要求,却是一无所知,如果事先能够探知西梁人的一些底细,回头再来谈判,自然更能够得心应手。
西梁大王子见不着,西梁使团副使虽然出面相见,但却三缄其口,什么话也不说。
西梁国的副使,乃是西梁大礼官,大礼官的职位,就相当于秦国的礼部尚书,在西梁国也是gāo • guān重臣。
薛怀安三日不曾得到一点有用的消息,知道西梁人此番前来,那是有备而来,也就不再罗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