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时势 (上)(2/3)
“赵普胜、欧普祥、丁普朗三人,都是彭莹玉的门生。彭莹玉不肯起兵造徐寿辉的反,他们三个就不会轻举妄动…”
“还有一个邹普胜,天完朝的太师。恐怕也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所以说來说去,最关键点还要着落在徐寿辉身上…”
“咱们得尽快找到他,免得这家伙被吓坏了,一路跑到别人的地盘上…”
“他未必会舍得蕲州。以他目前的情况,去了别人那边,照旧是被当作傀儡养起來。还不如直接投靠咱们大总管,好歹将來不失梁公之位…”(注1)
.....
三人都是读过很多年书,底子原本就远比同龄人打得扎实。在朱重九麾下又一直被当作栋梁之才來精心培养磨砺,所以眼下无论本领和见识,都早已不在冯国用、章溢等谋士之下。稍微用上一点儿心思,就将扶植徐寿辉为傀儡的利弊,分析了个清清楚楚。
淮安军的传统向來就是能说能做,当确定把徐寿辉树为傀儡,比先前的目光对淮扬更有利之后,三人立刻决定开始动手实施。先联名写了一封信,送回大总管府,说明改变战略目标的理由及蕲州城当前所面临的真实情况,然后一边组织兵马,入城接管城墙、衙门、皇宫以及各级府库,一边撒出大量斥候,设法寻找徐寿辉和敌军的行踪。
上述事情说起來简单,真正干起來,却是千头万绪。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蕲州城才完全被淮安第五军团收归掌控。派出寻找徐寿辉和敌军踪迹的斥候,也纷纷返了回來。
“徐某人眼下在广济…”斥候连长黄叔度顶着满头大汗水走上前,向吴良谋大声汇报,“咱们的人已经联系上他了。但是他却不肯回來…”
“广济?”吴良谋的眉头跳了跳,目光迅速扫向身后挂在墙上的舆图。
按照舆图上标识,广济距离蕲州只有三十几里路,骑兵半个时辰就能追到城下。这个天完皇帝,跑了整整一宿居然才跑出这么一丁点儿路,腿脚可真不是一般的慢…
“据咱们的弟兄汇报,徐寿辉身边所带的护卫只有四百余人,但珠宝细软就拉了六十几大车。所以注定无法走得太快,能一夜时间逃到广济,已经算是竭尽所能了…”黄叔度眼里,也不大瞧得上这位敌军尚未入城就卷铺盖逃命的天完皇帝,耸耸肩,继续大声补充。
“那他说沒说过,将來有什么打算?”吴良谋笑了笑,继续询问。
“沒说过,但是他好像也不打算再往远了跑了。就蹲在广济城里,紧闭四门…”黄叔度的回答,听上去很是出人意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