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那一扇门(3/4)
这句话,算是彻底打动了朱八十一。后者在二十一世纪虽然是个宅男,却也知道古代大钟是什么模样。而古代大炮和古代大钟,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斜着放,一个倒吊起来放的区别。
当即,朱八十一立刻将铜手铳连同盒子一道抄起来夹在腋下,抬腿就往门外走,“走,跟我去将作坊,问问黄师傅,能不能仿照这把手铳,用青铜铸一个放大版的出来!”
“唉!”徐洪三对自家都督嘴里总是往外蹦一些新词,早就见怪不怪了。伊万诺夫则是汉语刚刚入门,根本不知道“放大版”是什么概念。同时答应一声,快步跟在了朱八十一身后。
拜苏先生在徐州城被红巾军攻破之夜,打着弥勒教的旗号保护了居住在骡马巷周围的大批乡邻之举所赐,眼下整个徐州红巾中,左军的将作坊,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上,都稳稳排在了第一位。
特别是那些原本居住在匠户巷的工匠,对城破当夜另外半条巷子被乱兵洗劫一空的惨剧记忆犹新。因此即便别人开出双倍的价钱,也宁愿给左军干,而不肯改换门庭。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左军的将作坊,倒也办得红红火火。如今只要原材料跟得上,不但能替自家修理、打造各种兵器,还能前军和后军的活也招揽一些过来,给朱八十一这个大都督赚了不少意外之财。
朱八十一生性比较疏懒,平素将军队训练之外的日常杂事一股脑都推给苏先生,自己很少过问。上一回来将作坊还是好几个月前,安排人研究如何在铁棍上钻孔的时候。后来因为实验失败,又忙着替徐州军制造火药,就不再来了,也把将作坊的大致模样忘了个一干二净。
这回带着“新式武器”前来寻找“技术支持”,隔着老远,就被刺鼻的煤烟味道熏得直流眼泪。抬头再看,只见被苏先生专门开辟出来给工匠们当作坊的河滩上,有一座石块垒就的偌大院落横空出世。在院子上方和四周,浓烟滚滚,火星乱冒,灰黑色的泥土像雪沫一样,被早春的南风吹得四处飘扬。把周围的麦苗、树叶,还有即将盛开的油菜花,全都给染成了黑色。包括从院子门前流过的河水,也有一半变成了灰黑色,浓得像墨汁一般,拿笔随便沾一下就能写出字来!
“我这回可真的成了索隆大魔王了!”朱八十一双手揉了几下眼睛,连声苦笑。不过是百十号人的铁匠作坊,居然就能把周围污染成这般模样?自己还指望着打造出跨时代的武器碾压元军呢,照这样下去,元军会不会被赶回漠北不说,徐州城,算是提前进入二十一世纪了。至少左军将作坊这边,空气的味道比后世差不了多少。
不过他也没时间去玩什么环保主义小清新。这两个月在徐州附近到处转悠,发现中国历史上最环保朝代恐怕就是蒙元。把人都杀光埋地里头,然后把地圈起来荒着长草,自然就山清水秀了。问题是,他自己做不成欣赏风景的那个,而是被杀掉埋起来那一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