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边界(2/4)
爨字笔划贼多是我的锅?
求州刺史爨达昌,是昆州刺史爨弘达的侄儿。
不知是不是对爨族成为大唐羁縻之地不满,爨达昌对于求州与唐兴县的摩擦持放任态度,而唐兴县的官府虽然保持克制,百姓性子却激烈得多,几番要抡斩草刀开片了。
发罗箐方向,一角与求州接壤,求州人放牧屡屡过境,自然而然产生了冲突。
“短时间内。老汉还稳得住。怕就怕,这仅仅是个开端啊!”卢迤微微忧心。
他不懂什么大局,可能连涉及整个唐兴县的事务都不了解,只是本能地感觉到了麻烦。
柴令武咬了个沙果,含含糊糊地说:“这必然只是开始。只不过,耶耶不找事,就应该有人烧香拜佛了!太岁头上动土,嘿嘿……”
生了兴趣,柴令武掉头向发罗箐行去。
箐,一种小竹子,泛指长了竹林的山谷。
在云南范围内,很多地名带“箐”字。
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规律,带箐的地方,一般都不是汉人为主。
当然,后世那些成为乡驻地、汉民迁移得比较多的情况另说。
发罗箐是乌蛮,半游猎半耕种。
这是好听的。
说直白一点就是,单靠种地填不饱肚子、单靠放牧与打猎也不足糊口。
让柴令武惊讶的是,就区区发罗箐,竟然还有娃子!
这个娃子不是指娃儿,是乌蛮语“奴隶”的意思。
“老几辈人干仗,输了的就当娃子。”
卢迤随口解释。
娃子的来源,与历史上的奴隶来源并无二致,除了地位差一些、轻易不通婚之外,与普通乌蛮人的生活差距并不算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