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贞观八年春(4/4)
武将好战是必然的,连文臣都叫嚣出战,满朝堂一片喊杀声,也太吓人了吧?
李世民轻笑。
程知节、侯君集、李道宗好战,这是意料中事;
薛氏兄弟这两年有点闲了,可用,就是薛万彻有点好弄险;
契苾何力自归唐以来,表现得可圈可点,也可以试试成色;
辅机嘛,这种小战役就别去了,还是以后为朕亲征当臂助吧;
魏徵、孔颖达的情绪很正面,可以让邸报大肆宣扬一下,随军嘛,就不必了。
就是需要一位主帅协调各军,资历要能服众,战绩也要拿得出手。
河间郡王李孝恭,有这个能力与资历,偏偏他宗室的身份让人忌惮,要不然,武德末年就不会被人诬告造反,丢了扬州大都督一职;
御驾亲征嘛,好像有点不值当;
李勣,大局观渐渐成熟,可惜在守孝,为这事夺情有点不太合适。
这么一算,手头就只有特进、尚书右仆射李靖合适了呀!
可是,从当年征突厥回来,李靖被温彦博弹劾过之后,人变得谨慎了好多,大开宅门睡觉,朝中事轻易不插嘴,且因足疾,更兼六十四高龄,能挂帅否?
这个时候,李世民选择性遗忘了“功高震主”。
一直闭着眼睛倚柱休憩的李靖忽然睁开眼,老迈的身躯挺直:“臣李靖,愿为大唐荡平此獠!”
洛阳公忐忑不安地回转吐谷浑,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始有条不紊地高速转动。
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各道,并统部将萨孤吴仁;
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
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
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
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
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
归唐的突厥及契苾何力部、青海仆从军等随行,进击吐谷浑。
至于请缨的柴令武,随手甩了他一个积石道行军长史的缺,算是酬劳了。
李世民心头清楚,各路总管都有明确的攻击目标,唯独侯君集没有,算是一股机动力量。
原因,自然是积石山一带早就落入九曲贼之手,九曲贼还经李世民下诏准许日后内附,已经算自己人了。
一向喊穷的民部,粮草拼命地凑,连远在洛州的几个大仓都差点搬空了。
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