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7(2/3)
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先言,“在达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在已成为全民党的时候,它决没有失去自己的阶级性,就其性质而言,我们的党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工人阶级的政党。这点绝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轮到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言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先强调了苏联的历史使命,比起五年前的时候,此时的世界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相信下一次的大会,泰国会作为执政党参加我们的会议。
勃列日涅夫的态度包含自信而且有些咄咄逼人,脸上充满了踌躇满志。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苏联已经渐渐地取得了对美国的战略优势,作为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也明显受到了这种攻势的感染。
“这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中,最终的胜利者必然是我们。”勃列日涅夫少见的用这么激烈的言辞在公开场合上做报告,一般这是赫鲁晓夫的风格。
“中央委员连任百分之八十?”看着勃列日涅夫的背影,谢洛夫则想着这件事,没有连任的不是被替换了,而是没连任的中央委员已经病逝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一章干部调整
这不是从上一次大会的连任,而是从勃列日涅夫上台到现在为止,苏联中央委员的连任率,没有连任的中央委员除了部分是因为和勃列日涅夫不合之外,大部分都是因为在任期内病逝了。苏联这么强大的国家,自然的新陈代谢竟然要靠老死来完成?
神色憔悴像是过度劳累的谢洛夫,在后面的第二排放眼望去,全部都是熟悉的面孔。虽然每次大会都强调要保持干部阶层的流动性,但是现在,他只看见了通过干部老死这一个方式来进行,一半人看不到这点,他们只能看见苏联越来越强大,正在压的美国喘不过气来。
脑子里有事情的谢洛夫,突然被一阵掌声打断思维,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勃列日涅夫应该是演讲中间出现了停顿,契尔年科带动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回过神来的谢洛夫随着鼓掌,表示对勃列日涅夫的拥护。
这次在一九七六年年初的苏共二十五大,可以说总体上是非常热烈的,各地的干部讲话也带着一股必胜的信心,从外部环境来说,资本主义阵营的世界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苏联出兵夺取了君士坦丁堡,解决了自己在近东的心腹大患,此消彼长之下,苏联没有多投入军费,华约就取得了对北约前所未有的军事优势。
整个欧亚大6被苏联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被苏联从中间一刀斩成两段,欧亚大6的两端,已经没有任何路线是苏联辐射不到的,所有交通线的运转都必须要经过苏联的同意。如果这是一种霸权,苏联捏在手中的6权,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面对任何方向上欧亚大6国家,苏联都能取得绝对优势。哪怕他们背后有美国支持。
这虽然和谢洛夫计划中的完全体还差一点,但是已经算是完成了大半,剩下只需要修修补补,这种6权捏在手里,只要苏联不犯傻,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内部环境上,因为石油价格暴涨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苏联的对手们焦头烂额,大批企业纷纷倒闭,西欧国家则为了平衡开支放开技术封锁,并且对苏联进行投资,拉近了双方的差距,不但是苏联,东欧国家也普遍在这次的经济危机中受益。
这种情况下,这次的苏共二十五大上,踌躇满志的不是勃列日涅夫一个人,而是参加这次大会的全体苏联干部和各级代表,好像车翻美国以及北约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这种情绪感染到了参加了这次大会的外国代表,包括拉丁美洲的智利和古巴、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尼、以及遍及五大洲近百个派出的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