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时代1958 > 分节阅读 380

分节阅读 380(2/2)

目录

从苏联南方集群军事演习开始,整个布加勒斯特就在戒备当中,虽然这个时空苏联还没有开始吊打小伙伴的游戏,但明里暗里受到莫斯科压力的齐奥塞斯库,能清楚的感受到来自东北部的压力,克里姆林宫掌权者们心中的疑虑一直都没有消散。

整个布加勒斯特的大街小巷中,人们都在议论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访问,能够和世界的强权之一平等相待,毫无疑问是值得兴奋的事情。但与此同时苏联驻军的演习,也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就在这个时候,谢洛夫再次登上火车直奔罗马尼亚都布加勒斯特,一时间让很多罗马尼亚军方将领和安全干部如临大敌,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谁都不知道这位声名显赫、或者是臭名昭著的苏联克格勃主席到底是来干什么。

不管怎么样,穿着高筒黑军靴的他还是在布加勒斯特火车站下车,踏上了罗马尼亚都布加勒斯特的街头,“直接去罗马尼亚国防部,我们选询问一下罗马尼亚人民军为何不和南方集群一起演习?罗马尼亚到底是什么立场?”

这种不满不是装出来的,苏联集团的国家普遍和西欧国家相比都领土小、人口少。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根本就没有资格学美国装伪善,因为一旦这么做了,能集中起来的对抗力量会更小,会让两个阵营的差距更加失衡。

所以当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一脸便秘样的出现在了布加勒斯特街头,这个情况马上就被正在和戴高乐总统会谈的齐奥塞斯库知道。

“这位苏联的特务头子,看来是向齐奥塞斯库施压的,不过根据这几天的了解,齐奥塞斯库不是一个容易低头的人!”戴高乐总统低着头对着旁边的随行人员道。

“罗马尼亚是想学习法国么?你们想在罗马尼亚实行东欧的戴高乐主义么?”刚刚见到齐奥塞斯库,在美轮美奂的科特罗切尼宫内,谢洛夫从开始就咄咄逼人的询问道,“法国是法国,对于北约集团内部出现一个国家,我们当然乐观其成,但不代表我希望自己的同志们出现一个拖后腿的角色,罗马尼亚是想学习南斯拉夫么?这不利于我们苏联和罗马尼亚友好的关系,希望总书记同志能够认真的考虑这一点。”

“罗马尼亚从来都没有准备对社会主义进行背叛,但作为罗马尼亚的总书记,必须为我们的国家负责,罗马尼亚人需要dú • lì,而不是苏联随时随地的指导。”齐奥塞斯库毫不退让的咬牙道,“这是人民心中的愿望,谢洛夫同志,你阻止不了我们人民的想法。”

你的人民最终把你枪毙了,你知道吗?还虚构了一堆罪名扣在你的头上,只有吉普赛人因为你平等的对待他们,稍微显露出来一点良心在你每年的忌日送花给你。

这些事谢洛夫不会说,而是转而叙述道,“从任何条件上来讲,东欧和西欧都是不同的,对面早已经完成了几百年的积累,哪怕失去了殖民地还保持了影响力,而我们一切都需要依靠自己,双方的基础条件不同,所以我们才要团结,如果我们的同志是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要人口有人口,要工业有工业,你觉得我会闲着没事来你们国家,对你们的政策指手画脚?因为我们的实力确实和对方有差距,才更加需要团结。罗马尼亚不需要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的外交政策是国家dú • lì,并维持多的控制,尽可能为许多法国的殖民地,作为一些实际的后果,一定程度的国际组织的反对如北约或欧共体。

外交政策具有扩张性,或者说戴高乐对外政策主张中最易被人怀疑有扩张企图的,是他的欧洲观。戴高乐主义在反对美国控制西欧,反对美国霸权的同时,明显地露出了要使法国取代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先是控制德国,接着是充当欧共体的领导,然后是整个西欧,再扩大到整个欧洲。戴高乐一直认为,法国应该是欧洲的中心和领,这种坦诚的语言,再加上他那往往是咄咄逼人的最后通牒式的行动,不能不使他的欧洲国家心存戒备。

“谢洛夫同志对罗马尼亚的疑虑,我可以谅解,但我也可以强调一点,罗马尼亚不会退出华约和经互会,我们的外交政策,只是为了更加宽松的国家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得到最大的助力,建设我们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齐奥塞斯库不为所动的邀请道,“如果谢洛夫同志愿意的话,我可以安排你和戴高乐总统见一面,相信这可以缓解双方的敌意。”

“我也想见一见这个国内都快着火了的法国总统。”谢洛夫微微仰头,以苏联军人标准的阅兵式姿态回答道,“我希望罗马尼亚同志记住,我们和北约的对抗,只有战胜他们一条路,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对手的帮助之上,一旦丧失了警惕心?”谢洛夫在脑海里面脑补了一下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枪毙的报道,有一种奇怪的笑容对着齐奥塞斯库笑了笑。

双方的短暂交流绝对谈不上是友好,最终列昂廷?拉乌图插言,缓和双方冷淡的关系,列昂廷?拉乌图是中央书记,在罗马尼亚的角色,等同于苏联的苏斯洛夫,最终两人转而说起一些轻松的事情,比如越南战争和美国的抗议浪潮,齐奥塞斯库也是想和苏联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并不是要和莫斯科撕破脸。(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柏林摩擦

苏斯洛夫那种角色,也就是思想家,最终是要为总书记服务的,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现实都会让他们低头,就如同苏斯洛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列昂廷?拉乌图和齐奥塞斯库最终的关系也会转变成这样,一个思想家不可能反对自己的政党,而政党最终还是要听从总书记的指令,这是一个循环。

到达布加勒斯特的目的,最终是要近距离的观察戴高乐的法国代表团,如果距离远远地通过电报遥控,很多事情自然不可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对于谢洛夫需要和人接触,才能得知准确情况的人尤其是如此。哪怕双方并没有直接接触,他可以从戴高乐的随从上感受到一种情绪,那一种叫做焦躁的情绪。

今年无疑是二战后,人类历史最重要的一年。整个地球陷入了抗议的沸腾当中。人们对于既定的生活轨道丧失了所有的信心,反叛的激情却在“另一种选择”当中丛生。被殖民者反殖民,被资本者反资本,被独裁者反独裁,人们不约而同地率性而为。

在美国,青少年们离开他们的中产阶级家庭,过着嬉皮士的生活;反越战运动已经如火如荼,反对征兵,反对陶氏的恶毒武器、要求撤兵停战的示威抗议此起彼伏。民权运动也到了关键的时刻,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黑人力量崛起,以至于芝加哥大bào • luàn。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