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4(1/2)
、波兰的国旗挂在了总部大楼的楼顶上。各盟国的情报主管已经到齐,克格勃主席团委员在捷尔任斯基雕像下,对来访的盟国情报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迎接,在广场旁边的巨型宣传画上,有东欧的地图,从各国地图上伸出来一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将会是空前的,这是苏联赫鲁晓夫当政的最后一个劳动节,从现在开始,莫斯科已经开始筹备庆祝的场面。
“柯西金派来的同志,大家不要介意。”在众人落座之后,谢洛夫坐在了中间的位置上,嘴角叼着一根雪茄,脸上挂着目空一切的笑容。不只是他这样,克格勃主席团的委员、还有这次参加会议的各国情报主管,都或多或少的带着这种笑容。
哈哈!一阵骤然而来的笑声响彻整个会议室,这种笑声带着目空一切的情绪,苏联这次的大获全胜,瞒不过这些盟国的情报主管,他们这次来,也可以说是来分赃的。
“这次苏联干的实在是漂亮,在最合适的地方,出现在了最正确的时间里,这离不开谢洛夫同志的情报网络,也让我们这些盟国的人刮目相看。”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在笑声停下来后叫道,“越南正在鏖战当中,这次美国人可是大出血了。”
“美国国内的反战游行一浪高过一浪,林登约翰逊的日子可不好过了。”科尔津斯基也收敛住笑容意味深长的说道,“如果说朝鲜战争对美国的影响还不大,这次的越南战争可是让美国人知道了什么叫痛苦,整个来讲,整个美国一团糟。”
波兰裔在美国有八百万人,哪怕里面拥护心在波兰政府的是少数,但要找到一些人收集消息也是不难的,科尔津斯基清楚的知道现在美国国内是什么环境。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阵营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他们当然有资格在这个时候出猖狂的笑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陷入泥潭的美国出嘲讽。
“不过是一些不大的成绩而已,等我们亲手把美国打回到他应该在的位置上,世界上的人就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先进理念,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最能保障人民利益的制度。”把恭维话照单全收,谢洛夫嘴角挂笑的说道,“美国人就算是知道现在形势不利,也不会骤然撤退的,因为这可能会带来雪崩的后果。缓步撤退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这几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当然今天找你们是还钱的,感谢同志们相信我们克格勃,按照比例的收益该返还给你们了!”
这件事不但谢洛夫在做,柯西金也在做。不过柯西金是把借来的美元还回去。而谢洛夫两样都还,美元和黄金。这倒不是他大方,而是一直以来他都不会在待遇上让这些盟国的情报部门感受到差异,心中他一直都想恢复九国情报局的。为了这个目的,在自己吃肉的时候,让自己的盟友也喝汤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
“法国人吞了太多的黄金,加上最近的舆论,我提醒众位同志一件事,这件事我们克格勃也会做的,那就是注意西欧国家民众对美元的态度,如果出现了拒收美元的风潮,没关系,我们收!”谢洛夫在分赃完毕之后出言提醒道,美元价值受到挑战,这种风潮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出现在欧洲过,很正常,民众都是非理性的。哪怕后世中国盐矿多的不像话,只要防辐射谣言一起,仍然有抢盐风潮的出现,当然这会陪的连内裤都不剩。
在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瓦解的这段时间,在欧洲美元的待遇一点也没有世界货币的样子,有几年连法国的出租车司机都不收美元,当然这情况在绑定石油之后就消失了。
“我们的注意力仍然在法国身上,当然其他方向也要注意,比如东南亚和美国国内,但最近法国国内的情况似乎出现了问题,我们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谢洛夫提醒着自己的同事们,法国的政治风潮从年初就开始了,谢洛夫知道这就是五月风暴的序幕。
苏联是肯定要搀和进入的,不管能不能成功都要搀和进去,万一成功了呢?对不对?
在把借来的资金返还之后,剩下的黄金自然有财政部的人来接受,进入苏联国库。明面上克格勃和各国情报部门集中起来的资金,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由各国派出人员监督统一管理。刚提出建议的时候,谢洛夫就直接表明,如果有人认为克格勃是在耍花招想要吞掉你们的钱,可以直接退出。
这笔总数在六十亿左右的资金,从此就成为克格勃摆在明面上的经济力量,会受到苏联和各国政府的监督,至于大头谢洛夫会继续隐藏,投入到别的地方。
“即使我们消除了物质的贫困,我们还面临一个更大的任务,那就是---满足的贫困,目标的贫困,尊严的贫困---还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太长时间里,我们太注重物质的积累,而放弃了个人的美德和社会的价值。”罗伯特肯尼迪在电视上声音恳切的进行演讲,“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现在已经过八千亿美元,但这个国民生产总值---如果我们用它来衡量美国---这个国民生产总值包括了空气污染和香烟广告,以及为交通事故而奔忙的救护车。”
没有听完谢洛夫就闭了电视,漂亮话谁都会说,关键是能不能做到,“我必须提醒一下他,有人要杀他。”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救这个民主党的候选人,而是希望多被刺杀几次再死,一次就死了阴谋论不好操作。林登约翰逊已经表态不再参加大选,他就不相信那些干掉肯尼迪的人,敢放肯尼迪的弟弟上台。(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章不死之身谢洛夫
这只是一个插曲,这些情报主管会在莫斯科呆到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后,毫无疑问的是,整个苏联甚至整个苏联集团,都在积累着庞大的反攻能量,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群体都在等待着释放着这种能量的机会。从斯大林时期被迫放弃伊朗、土耳其、希腊、到赫鲁晓夫时期被迫进行核讹诈,苏联被迫带着一群东欧的穷兄弟在夹缝中寻求生存。
放弃希腊、土耳其、伊朗让苏联被彻底的封锁在了大6上,古巴导弹危机最终因为实力不济,苏联也不得不默认最终和解的事实。就算是现在,美国人也不认为苏联有足够的实力可自己平起平坐。
这一切还急需等待一个机会,不但要外部环境变化,还要苏联的内部环境做出改变。
随后的时间,克格勃主席团会议仍然在按时召开,谢洛夫要在五一劳动节之前处理一些琐事,克格勃的日常工作,监控一切,并且想办法把一切问题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