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4(2/2)
“名额是多少?”安东诺夫脸上闪过灿烂的笑容,像是一个和善的老头一样。整个动手做带着一种叫做怡然自得的气息,就算是一个普通老人身处在闹市中。
“一百万,不下点狠手,一个国家短时间内是不会获得平静的。”谢洛夫眯着眼睛落下了棋子,安东诺夫的国王已经穷途末路。放下棋子后,谢洛夫站起来整了整衣襟,轻松的说道,“爱好就是爱好,不要因为我是克格勃主席就让着我。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优点,但自知之明是有一些的,我能靠记忆力记住一些规则,但绝对没有能力胜过别人,因为我没有强大的数学和逻辑运算能力,这单我的妻子曾经提醒过我……”
“你只是需要一些自信,可能是肃反工作让你总是不愿意想一些美好的事情,从这点上来说,年轻干部不接触这些事也是好事。”安东诺夫也没有把谢洛夫的话放在心上,对于他来讲,把爱好和工作分开是非常容易的。
“还不到结束的时候,我们也想要宽松的环境,但局势不允许我们这么做。今天下狠手,是为了未来不造成更大的悲剧,事情不会一帆风顺,暴雨之后才有彩虹,不是么?”谢洛夫有一种泰然处之的风范。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展了数百年,每一个国家不论从文化、经济和教育都有着充分的积累,苏联的前身帝俄本身就是帝国主义当中薄弱的一环,盟友还是一群连自己都不如的国家,事实就是敌强我弱,不采用非常手段,正常竞争是不可能赢的。
所以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想法其实更纯粹,苏联反而把困难估计的不足。又聊了一会,谢洛夫对着安东诺夫告辞,“希望老同志们保重自己的身体,你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我们革命的宝贵财富,到时候我会找你们的。”
“印尼的命运,会从我这里开始转变,一定会!”告别了安东诺夫的谢洛夫,离开公园的步伐充满了坚定,悲剧绝不会重演。比准备时间他不比美国晚,比投入力度,他不但给钱,还给了思想。比深谋远虑他熟知冷战中的大事件,这样都不赢,还有天理么?
三天后,一份克格勃加密电报送到苏联驻印尼大使馆,随后转交给印尼内务部的两个正副部长手中,“一定要小心,印尼的政策已经引起英美的警觉,在半年内有非常巨大的zhèng • biàn风险,你的朋友尤拉……”
“我只希望我的朋友有着充足的警惕心,但此时不适合让内务部采取行动,作为朋友,我保证在印尼出现为难的情况下,出现在你们身边。相信我,我们的友情不会因为距离的长短而褪色,不管有什么危险,我们都将并肩战斗……”
八月一日,在克格勃紧锣密鼓的准备如何和中央情报局决一死战的时候,一架从伦敦起飞的客机缓缓从莫斯科机场降落,这是英国文化部的代表对苏联进行访问。除了英国文化部的官员之外,代表团当中还包括一些知名影星,这些影星不全是英国人,但说出名字都让人如雷贯耳,谢洛夫只认识其中三个人,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和玛丽莲梦露。
苏联文化部长福尔采娃接待了英国代表团,对于这次英国文化部的来访,克里姆林宫十分重视,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在访问美国的时候,曾经专门去过一次好莱坞,想要见识一下美国的电影基地,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谢洛夫调集了秘密警察总局的秘密警察总队,按照尼克松来访时候的标准,进行了安保措施。整个秘密警察总队从机场开始,就进行了训练有素的安保。
两位影后和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出现,也让莫斯科的民众陷入到了沸腾的状态中。比起九年前法国电影界访问莫斯科造成的动静更大,在这座苏联都造成了轰动性的效果。
“你看看文化部那些人激动的样子,真怀疑他们是苏联人还是英国人。”在机场出来之后,伊特瓦索夫冷淡的评价着文化部的同志。
“这也难怪,毕竟人家的名气要大一些。不出现第五纵队就谢天谢地了。”谢洛夫不慌不忙的叼了一根烟道,“第一书记在克里姆林宫设宴招待,到时候让我们的人注意一下,看看文化部没有人流露出对西方世界向往的言论。”(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影后也兼职
“同样的,这次来访的英国人,从官员到演员估计就没有几个对苏联怀着善意的人。不过可能会有所改观吧,从纯粹的讨厌苏联,变成中立就是伟大的胜利了。”谢洛夫咧开嘴角嘲讽道,“一群百万富翁怎么会对我们这种平民感兴趣?”
不能否认富人阶层是有那种富有同情心,也愿意帮助他人的存在,觉悟高觉得应该人人平等也有,问题是有几个。如果谢洛夫是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一员,也不愿意和低下的民众平等,底层人民的死活管我什么事情?自由国家当中全看你自己的能力,你处在底层你活该。
所以第二国际的那些叛徒存在也有好处,欧洲人被忽悠的不断使用自杀政策,引进黑又绿进自己的国家,其实对苏联是有利的,他们的虽然偷换概念玩的溜。
“晚上把克里姆林宫的监控体系打开,挑选英语水平很高的人进去做侍者,有机会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行,工党政府也是可以利用一下的。”两人闲聊了一下,谢洛夫走到了自己的汽车前面,打开车门笑道,“在大行动之前,有这么一个活动作为调味剂也挺有意思。”
谢洛夫已经让挑选了几个精神不错的内务部老头,让他们去印尼旅游去了。人虽然不多,但每个人当年都签了上百条逮捕令,专业的,绝对是专业的。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专业的人来做,第一书记就是这么说的。
格奥尔基耶夫大厅是大克里姆林宫中最为著名的殿厅,是俄罗斯工匠巧夺天工的建筑杰作。大厅呈椭圆形,圆顶上挂着六个镀金两枝形吊灯。每个吊灯重一千三百千克,圆顶和四周墙上绘有公元十五到十九世纪俄罗斯军队赢得胜利的各场战役的巨型壁画。大厅正面有十八根圆柱,柱顶均塑有象征胜利的雕像。
赫鲁晓夫对英国文化部的到来还是很重视的,苏联一直对西欧国家的左翼采取拉拢的态度,特别像是英国这种本来就很弱小的国家,工党这种社会党国际的成员,就成了苏联的备用选项。目前英国执政的是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