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时代1958 > 分节阅读 312

分节阅读 312(2/3)

目录

“是啊,共同的目标!”只是不知道还能保持多长时间,谢洛夫心中暗自叹气,美国有一点绝对比苏联豁的出去,那就是美国敢开放市场拉拢中国,苏联却不敢这么做。美国、西欧加日本、澳大利亚、还有美洲,苏联真的比不了。就算在东南亚取得突破,苏联的战略形势只能说和美国五五开,五五开还是建立在苏联本身就在欧亚大6上的巨型国家这个地利因素,不然的话五五开都谈不上。

一定要在6地上截断欧亚大6,彻底掌控6权苏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算把大半个东南亚收到手中,苏联也无法一巴掌拍死美国。从这个角度上美国开放市场是好事,这会造成美国制造业外流,中国会变得强大但是美国会变得弱小,这样苏联击败美国的阻力就变得更小。

“资本家还真是见到利润不要命,把制造业转移给中国,会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弱小,希望你们未来不要后悔。”后世没有苏联的情况下,中国自然不能利用这个机会逼迫美国,但如果苏联一直存在,美国想要逃过一劫可就难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六章推广监控网络

造业转移也不会变得多强,当然这是这个年代的美国想法。事实上到了八十年代之后美国国内的日本威胁论一点都不比二十一世纪的差劲。

十年代大规模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先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非常有成果,虽然限于封锁没有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到太高,但健康的人口结构和还算不错的素质是实实在在的,集体主义和纪律性并存,是非常理想的代工基地。

加上已经转移有了日本、韩国的例子在先,当中国体现出来强大的性价比优势之后。美国的资本力量为了节省成本赚更多的钱,自然分分把自己的工厂转到中国。至于爱国不爱国这种伪命题能当饭吃么?真以为只有工人阶级无祖国?这话说的就像资本家有祖国一样……

那次大规模转移制造业的背景,是里根经济学,其主要经济措施包括削减政府预算以减少社会福利开支,控制货币供给量以降低通货膨胀,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以刺激投资,放宽企业管理规章条例以减少生产成本。由于里根经济政策尽可能大幅度减低高收入者和大企业的所得税率,又大幅度减少各项社会福利开支,故有人指责该政策“劫贫济富”。

实际上就是面对咄咄逼人的苏联,美国现凭借自己一个国家有可能会输,所以开始尝试联合盟友,在转移自己的制造业给成本低廉的国家同时,给自己的国家打一针鸡血,通过透支国力制造虚假繁荣。这一针鸡血后遗症十分巨大,在里根下台后美国已经有了一点经济危机的预兆,老布什执政期间美国经济运转的就非常不好,但天赐良机苏联解体了,庞大的苏联土崩瓦解让西方的工业再也没有竞争对手,通过苏联的倒下美国成功的吸取养分,后来的克林顿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所以才有克林顿时期美国的威风八面。

里根英勇无敌完全是苏联总书记的傻x衬托出来的,只要苏联顶过那一拨美国的战略进攻,到时候谁先坚持不住还不好说,至少不说以后还能反攻,但保证自己的安全还是没问题。

美国未来如果往中国专业制造业,谢洛夫是双手赞成的,这可以削弱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苏联不解体的话,美国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剪日本的羊毛可能都不够。可能连欧洲都要一块剪了,至于美国不转移制造业应该是不可能的,资本家会这么爱国?宁可雇佣自己国家工资这么高的工人,对别国便宜的人力不动心?有几个瘾君子能戒毒?

苏联就不同了,苏联可以通过国家力量进行干预,保住重要的工业。所以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开放对苏联也是好事,让中国吸收一部分美国的实体,苏联在趁机一巴掌拍死美国。

在中国和苏联还能配合的时候,苏联要必须尽可能的多的取得成果,等着美国那群贪婪的资本家自己控制不住贪心,到时候一切搞定。

谢洛夫在回家的路上还脑补了一下苏联冷战胜利的画面,苏联就算是在混账,也没有下作到把一个国家的大使馆炸了,然后用蹩脚的理由把自己洗白。不是说苏联不欺负人,而是苏联不这么欺负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