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7(3/3)
“停止内战、南北和解,放松军事管制,结束军政府的统治!”这些声音在人海中此起彼伏,不同的阶层诉求是不同的,宗教人士希望和苏联保持距离,很简单,苏联对宗教的态度众所周知,而商人则希望开放一些领域让商人涉足,手工业者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好,学生们希望的学校的环境更好,自己毕业之后的情况会更好。
谢洛夫对苏丹的援助中,一直保持着限制的态度,没有像是苏联其他地方的援助那样这么良心,因为当时支持阿布德将军本身就是一个权宜之计,在七八年前他就准备有朝一日换掉这个有可能被收买的军政府,这么多年以来渗透一直在进行,但对于亲苏的将领他仍然不信任,只有在苏联学习过的学生才是他选择的对象。
抗议浪潮短短时间就让苏丹都陷入了瘫痪,罢工罢课这种事不需要任何人来教,这是人类的本能,破坏起来总是比建设更加得心应手。喊口号就能露脸的机会是多么难得啊,更别提对有些人来说,这可能还是进入政治领域的机会。
面对席卷整个都的抗议浪潮,苏丹军政府的将领们坐不住了,一方面调集了都周围的驻军,一方面释放出了和谈的信号,在保持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让苏丹重新回到议会制当中,到时候那群议会老爷们肯定不会找他们的麻烦。
喀土穆周围的驻军几乎在同一时间接收到了命令,进入都市区维持治安,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苏丹的重要部队,护卫都的两个t54坦克营、6军的6航大队、空军的米格19编队,分别从都周围的驻地中赶来,其中也包括塞拉姆少校的6航大队。
“通讯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中由于是如此,塞拉姆少校,需要我的帮助么?”海森堡此时的气质和刚来的时候大不一样,在他的身后还有一群驾驶直升机技术比苏丹6航大队还要熟练的机修,这几天当中这些人出现在喀土穆市区的各个地方,已经收集了海量的信息,每个路口的主要抗议人群是什么阶层,这些斯塔西的人都了如指掌。
“谢谢海森堡同志,这毕竟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事情,还是由我们自己来完成好了!”塞拉姆少校转头看了一眼螺旋桨已经加的直升机,眼中闪过一抹坚定的神色。
“那么,祝你好运!塞拉姆同志!”海森堡伸出了自己的手和塞拉姆少校握在了一起。(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六章谢洛夫的学生们
“我虽然不会开飞机,但坐在直升机上面体验飞翔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塞拉姆少校在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的后驾驶透过窗户看着下方的喀土穆,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是苏联的主力重型运输直升机,在这个时代各种指标领先世界,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口的,谢洛夫废了天大的劲才说服苏联国防部同意送给苏丹。
“米-6”是苏联第一种以涡轴动机为动力的直升机,同时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在它诞生的那个年代,从它飞算起的十二年内,“米-6”在起飞重量、载重能力、吊载能力、机体尺寸等方面,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上最大旋翼飞行器的王者之位。“米-6”直升机在所创造的十四项国际航空协会承认的e1级纪录中,包括起重2o117千克载荷的纪录。
“米-6”突破了当时被认为绝不可能突破的直升机重量极限,创造了当时航空界的一个奇迹,在后来2o多年的时间里,“米-6”一直保持这世界载重量最大的直升机纪录。
这种直升机根本不会出口,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巨大的载重量是谢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