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4(2/2)
“因为我身后有狼追着我,没关系,一个只有三万军人的国家,没有理由我会搞不定。”谢洛夫没有正面回答萨哈托夫斯基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了。难道让他说正常情况下苏联赢不了?必须要冒险和谨慎地出击?说出去也没人信,整个苏联集团都有不少人认为,胜利必将属于自己。
时间不长,两人到了地方,这是一个空军基地,里面停放着十二架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这是谢洛夫好不容易才取得国防部松口的援助武器,是专门用来送给苏丹军方的东西。
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座舱机组乘员由正、副驾驶员,领航员,随机机械师和无线电报务员5人组成。驾驶员座舱有4个可抛舱门。两个客舱门分别位于左侧主起落架的前、后,机身后部蛤壳式货舱门和折叠式踏板用于装卸货物和车辆,货舱门和踏板可使用液压作动筒打开或关闭。货舱地板的承载能力为196千牛/平方米,地板上装有系留环。地板上有中央舱口。以便wài • guà大型货物。为便于装卸货物和车辆,座舱两侧的座椅是可折叠的,在座舱内装有承载能力为8oo千克的电动绞车和滑轮组。
两人登上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看了一下觉得没什么问题,就下来表示满意。没错,苏丹的zhèng • biàn计划是从援助开始的,这一方面表明苏联对苏丹还是进行放纵,同时也是让阿布德将军放松对苏联的防备之心,另一个方面则是用来做zhèng • biàn的士兵装备。
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是可以军民两用,可以战斗也可以运输,送这种武器给苏丹可比单纯的送武装直升机好,降低阿布德将军对这个东西的重视。但实际上只要储备好零件,到时候一样可以在苏丹都做武装直升机用,至于这支武装直升机的编队,在半年前回到苏丹的人当中,谢洛夫已经挑好了指挥官,正在那边运作。
这次的zhèng • biàn就从援助开始,不单是直升机方面,还有一些苏丹都周围的小股部队会接受到苏联方面的技术装备支持。(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试探性进攻
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军民两用,可以作为运输机也可以做为战斗用的武装直升机,这种特性可以起到隐蔽一部分目的的作用。阿布德将军在刚刚接受苏联军事援助的时候,应该不会引起大的怀疑,这可以帮助克格勃达成自己的目的。
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在这个时代刚刚加入苏联的现役军备当中,谢洛夫以克格勃的名义向国防部要这批直升机的时候,也颇费了一番周折,但还是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喀土穆是苏丹都,处于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的交汇处。身为苏丹最大的城市和都,从经济、农业和政治地位来讲都是屈一指,控制了都喀土穆就把苏丹的局势控制了一半,各位同志说说吧,让我看看在军事计划方面的意见!”背对着克格勃主席团的谢洛夫猛然回过头来,他的身后是一副巨大的苏丹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着苏丹全国的城市,详细的程度甚至比苏丹国内自己的地图还要好。
苏丹的重要性,整个苏联都没有眼前的克格勃主席团成员知道的更多,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攻地点,而不是几万辆坦克在东欧和美国大眼瞪小眼的苏联国防部。克格勃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乏所谓的大局观。
在头一次对整个克格勃主席团委员提出整个计划的时候,这些委员都是惊讶的,这是苏联克格勃头一次认真的考虑推翻一个国家政府的zhèng • biàn,不是因势利导也不是利诱,这次的克格勃完全是在凭借自己的力量尝试改变一个国家的政局。从二战之后不是没有过尝试这方面的举动,但毫无疑问全部都失败了,其中既有实力的差距也有条件的不充分,但不管怎么说,在这方面克格勃没什么成功先例可以追寻。
尤其是赫鲁晓夫时期,总体而言赫鲁晓夫当政的时候苏联是采取积蓄力量的态势,在一般的问题上和美国是采取合作的态度,当然这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古巴导弹危机和美苏合作肢解英法殖民帝国的举动可以证明这一点。
克格勃这种部门如果仅局限于把自己的力量放在国内,不在世界上搞些事情的话,那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归根结底从契卡、内务部一直到克格勃,苏联的安全部门指导思想上就是一个进攻性组织,所有人都能否认这一点。
“作为身处第一线的部门,在国家还没有认识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克格勃先就要做出一些反应,同志们,你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进攻性战略的前兆,或者是试探性的进攻。”身为克格勃主席的谢洛夫,开始对自己的同事们进行战前动员。
zhèng • biàn看似简单,但哪怕就是在非洲也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实现的。中央情报局的经验不能作为克格勃行动的指标,两个国家的战略投送能力有差距,这种差距谢洛夫必须承认,所以行动必须快而有成效,不能给美国人干涉的机会。美国可以够得到非洲,苏联却够不到南美洲,谢洛夫认识到这种差别所以必须小心行事。
“苏丹都周围的军地集结点有两个,分别是尼罗河左岸的恩图曼和右岸的北喀木耳,这两个城市和苏丹都喀木耳成倒三角形,不但可以控制尼罗河的航运,距离苏丹都也很近,我们以这两个地方为据点,在突然袭击的情况下很快就能控制住苏丹的局势,这是我们军事管理总局的意见!”军事管理总局局长罗曼中将站起来走到地图旁边,拿起教鞭圈定了主要的行动地点,介绍军事行动的起点。
倒三角形?倒是个非常有诱惑力的形状呢!把脑海中少儿不宜的因当想法甩出去,苏丹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尼罗河周围,以苏丹都喀木耳为中心画一个圈子,能辐射大部分重要的城市,考虑到北方苏丹的人口和南苏丹的人口比例,用搞定都圈就能搞定苏丹一半的问题来形容并不为过。
军事管理总局的意见和斯塔西方面的计划大同小异,马库斯沃尔夫那边送过来的计划也是如此,毕竟民主德国和苏联都是6地国家,从出点都很相似,两国在二战中利用装甲力量来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到了今天自然会出点相当一致。
“罗曼局长的意见非常中肯,但我要提醒一点,这次作为试探性的进攻,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