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时代1958 > 分节阅读 286

分节阅读 286(2/2)

目录

战期间法国没有公开揭露一个苏联间谍,但这并不说明苏联间谍在法国的活动不积极,恰恰说明了法国反间谍机构的软弱无力。反间谍毫无结果的原因,部分在于法国没有破译出标志着“五杰”和原子间谍时代结束的维诺纳密码。帕克案件之后,六十年代中期,美英两国重新分析了“维诺纳”联络中出现过的全部有一一关法国的材料,分析的结果转交给法国国土安全局(法国反间谍机构)。

这些材料表明,战前法国航空部中活动着一个苏联间谍小组,其成员都是三十年代招募的。在法国沦陷前的几年中,他们在情报总局的间谍亨利?鲁宾逊控制下工作。作为组员之一的学者安德烈?拉巴特,开始主持几个国家级研究实验室的工作。他是首批加入戴高乐将军在伦敦领导成立的“自由法国”协会的成员之一。有几个月他出任戴高乐将军武器储备部门的负责人,但因为同戴高乐的近臣们不和后来退出了“自由法国”协会,在伦敦创办了《自由法国》月刊。后来他还负责bbc对法广播的工作。他在伦敦曾给一个化名叫阿尔贝特的苏联人发送过政治军事情报。拉巴特出任设在阿尔及尔的“自由法国”临时政府的新闻部部长,乔治?帕克当时领导“自由法国”电台的政治新闻工作。战后巴特主要靠从事新闻工作谋生。

维诺纳密码早已经被谢洛夫更换,所有在三十年代被苏联招募的间谍全部处在蛰伏当中,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间谍已经功勋卓著,谢洛夫不想这些人暴漏,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人的年龄已经很大,克格勃需要新一批的间谍。

法国从民族性来说就非常有反抗精神,这点从巴黎公社和各种运动当中就能看出来。苏联在法国吸收间谍的工作从来都不困难,受阻的力度远没有在英美两国这么大。

这种工作是准备另一个历史上的知名事件,法国在几年之后的五月风暴,谢洛夫的最大愿望当然是社会主义政党上台,当然这不太可能,那么塞进去几个特洛伊木马也是可行的。

在后世中国的网络上,某些人认为是中国因素影响了法国五月风暴的发生,但实际根据苏联这边的文献,法国五月风暴最大的力量其实是托洛茨基的第四国际,第四国际在赫鲁晓夫时期也只是不在公开打压而已,何况五月风暴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已经上台,可想而知对法国五月风暴什么态度。

在整个法国五月风暴期间,苏联完全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方面就是因为、五月风暴的主要力量是托洛茨基的第四国际,谢洛夫召见了法国部门的负责人,还专门对三个法国高级间谍授予了勋章,在午饭过后,缓和的说道,“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公平,我们的思想远非完美,但也不是完全的不切实际,对于其他的革命力量我们采取合作的态度,到了合适的时机,我们要团结在一起合作,先战胜资本主义这个敌人,我们的内部矛盾可以押后解决!”(未完待续。)u

第四百四十九章日本来客

赫鲁晓夫时期对待托派是容忍的,至少不会去打压,打压的是斯大林份子。?<[?〔<]所有事情都是俩面的,但从法国五月风暴的事情上来说,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如果是勃列日涅夫是苏联总书记,肯定不会利用苏联的影响力对法国五月风暴采取哪怕一点的支持,哪怕是外交领域上面的,不要小看这种支持,在特定的环境中其实是很有作用的。

赫鲁晓夫对托派的容忍程度和一些其他方面的态度,让他从中国方面收获了苏修的外号,在从一些其他方面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的地方。如果是赫鲁晓夫执政,法国五月风暴爆,他不会拘泥于派别就对托洛茨基的第四国际采取漠视的态度,很大可能是对法国的这场运动进行支持,勃列日涅夫可能就不会这么做,托洛茨基对于勃列日涅夫来讲就是最大的敌人。

可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一个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有优点就必然有缺点,谢洛夫希望扩大优点的影响力,把缺点压制到不影响大局的地步。从几年后的法国五月风暴和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如果是赫鲁晓夫执政的话,也许就不会做出那种决议。

就算是一个领导人也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在这个限度之内,他们做出了错误的抉择,虽说后者更大一些,但远没有苏联最后一个总书记这么白痴。

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谢洛夫秉承着能插手绝对不放过的思想,反正作为进攻方绝对是有一定的主动权,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插手一下呢。苏联和美国的差距又不像是蜀国和魏国之间这么悬殊,不断给对方添麻烦苏联也完全能耗得起。

为何苏联在冷战到了七十年代,有了美国的七成实力就能展开全球进攻呢?就是因为进攻方有着主动权,而处在防守方的美国需要评估哪些地方有价值、哪些地方必须后退。苏联和美国的国力都没有到一个国家可以解决全世界问题的程度,所以在关键时候必须要有所取舍,这种国力达不到碾压世界的水平下,防守方就是吃亏的。

“主席,法国方面有什么价值,你专门找回了法国方面的负责人胡来嘉奖?”现在已经荣升第一副主席同时兼任第一总局局长的萨哈托夫斯基中将问道。

“其实我认为,法国目前没有抓到我们间谍,不是因为法国人的反间谍系统不强,而是在认识上的差距,法国人其实没有英国人在美苏问题上明显的敌我认识,这其中必须要考虑法国的因素,还有法国人一直以来的革命理想。这些因素加上法国政府对美苏之间采取的平衡木战术,才使得我们在法国的间谍网从来没有受到过致命的破坏!”谢洛夫说了几句自己的想法,回头看了一眼萨哈托夫斯基中将道,“我不知道我的判断是不是正确,但如果法国人真的是这样想的话,等待时机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

不就是托洛茨基的第四国际么?托洛茨基的世界革命理论,着重阐述了革命,建设的篇幅相当小,所以在苏联最终被斯大林清除掉。但要是托洛茨基在法国死灰复燃的话,谢洛夫绝对是欢迎的,他宁可看见一个不断输出革命的法国没事骂苏联,也不希望看见一个站在美国旁边的伙伴国家。骂苏联怕什么?这个世界上骂苏联的国家少么?不说欧洲的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就连东方的中国不也一口一个苏修头子么。

债多不压身,每天在骂声中度过的苏联也应该习惯了被骂,反正结果是一样的,换成托洛茨基的信徒骂也没什么,再说谁就一定能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