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1/3)
人选,问道,“有没有可能是苏斯洛夫?第一书记用苏斯洛夫做一个过度人物,在找时间物色目标,其实我本人更认为,柯西金的希望很大,柯西金和第一书记在经济领域上有共同语言,柯西金的希望很大……”
“苏斯洛夫只管过党务工作,再者第一书记对他的态度很值得思考,他也六十一岁了,希望不大!”谢洛夫直接摇头道,“让很多干部对苏斯洛夫同志尊重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让同志们推举苏斯洛夫书记担任第二书记,同样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推举苏斯洛夫做第二书记?像是他那样生活?苏联的干部又不傻,怎么可能干出来这种事情?况且苏斯洛夫除了做过党务工作,什么都没有做过。也没有做过地方干部、更不要提主持过经济工作,主管意识、形态确实是一个大杀器,可党政军特苏斯洛夫的手都伸不进。
地位在上下级明显的时候比较有用,但如果本身已经到了和苏斯洛夫同级别的地位,实权就非常有用了,勃列日涅夫后来接连收拾谢列平、波德戈尔内和柯西金。就留着苏斯洛夫,难道是害怕苏斯洛夫么?根本不是,留着苏斯洛夫只是因为,苏斯洛夫最多只能给勃列日涅夫造成小阻碍,只要勃列日涅夫不理他就行了,只要他把对于前几个人的功夫拿出一半,苏斯洛夫也承受不了。
一只手撑着自己脖子歪着头的谢洛夫,缓缓说道,“其实年龄合适、主持过经济工作、又在地方主持过工作的人有两个,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中央书记、原来的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波德戈尔内!”
“波德戈尔内的风格倒是很明显,勃列日涅夫?他的才能很一般!”谢列平有些不太相信的说道,“第一书记会找一个中庸的人做第二书记?不太可能吧,勃列日涅夫根本没什么值得特别诉说的功劳,就像个跳舞的芭蕾舞演员……”
自己老大这态度简直让谢洛夫有死的心了,怎么除了自己都觉得勃列日涅夫人畜无害呢?斯大林当初是最强的那个人么?不是,他前面不说有红军创始人托洛茨基、连布哈林、加米涅夫这些人都比他排名高。赫鲁晓夫前面还有贝利亚、马林科夫、斯大林刚死的时候赫鲁晓夫在苏联的排名才第五。
两个先例已经在前面,怎么到了现在还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会是一个老好人呢?
“他们两个人的资历绝对是够的,尤里说的对,舒里克,第一书记很可能从这两个人当中挑选出来一个作为第二书记!”叶戈雷切夫想了一下认真的说道,“才能是不重要的,勃列日涅夫要是真的作为第二书记反而是好事,有我们更大的活动空间!”
叶戈雷切夫的前半句话让谢洛夫频频点头,果然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水准不是盖的。下半句直接让谢洛夫有了日狗的冲动,就这个水平也能做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难怪后来被勃列日涅夫撵出国做大使去了。这就是前任外交部长谢皮洛夫的下场。
人家勃列日涅夫种田比你们厉害多了,怎么一个个都认为那就是一个温和的老好人。就算是老好人,谁告诉你一个长者就没有能力收拾你们的?
勃列日涅夫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他是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有长时间在州委和加盟共和国党中央任领导的工作经验,是新一代领导人中资格比较老的。
无论是在中央、在地方、还是在军界高层领导中,他都有不少故交老友占据着重要职位。勃列日涅夫和军方的关系非常好,唯一这点比他强的科兹洛夫已经瘫痪了,现任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卫国战争时期就是勃列日涅夫的首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华沙条约国联合部队总司令格列奇科元帅和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更是与勃列日涅夫早就建立起深厚情谊的战友;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总监察长莫斯卡连科元帅,曾与勃列日涅夫并肩打进布拉格;他的大学同学和同事格鲁谢沃伊现在是莫斯科军区的政治部主任
除此之外,勃列日涅夫在领导集团中的人缘也不错。他给人的印象是沉稳、敦厚、随和,不像老谋深算的政客那样阴险狡诈,也不像政治强人那样咄咄逼人。弱者感到他很可靠和安全,强者认为他好摆弄,不会形成威胁。何况以他现在在党内的实际地位,由他接任第二书记更自然,也更顺理成章。
“如果都是这种认识,我觉得这艘船迟早会翻,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么?”谢洛夫不知道谢列平他们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但如果这些人总是这么考虑问题,那失败是早晚的事情,有谢洛夫的加入只是坚持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