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9(2/2)
而在一九六二年,克格勃总部的样子完全不伦不类,看起来十分怪异。大楼的一半修建的总部,和这个时代的很多建筑一样都充满了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味道,而另外一半则是俄罗斯传统的建筑,谢洛夫准备把老总部拆了新建一座对称的建筑,和这一半只有二十年历史的大楼对接,修好之后对称就是后来人们印象中的卢比杨卡十一号。
“好!”勃列日涅娃想了一下答应下来,无非就是一些准备材料的事情,又不是她亲自上去搬砖,这有什么不可以?但勃列日涅娃总觉的谢洛夫的目的不是简单,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什么证据。
“好了,给你一些时间熟悉工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去问伊塞莫特妮,实在不行可以直接来找我!”谢洛夫挥挥手让勃列日涅娃下去,他和这个女人真没什么好谈的,难道谈一谈双方的酒量有多少?那家伏特加度数比较高?就算是这个女人还没有完全变成酒鬼,谢洛夫也不一定能喝过她,从伊塞莫特妮给的资料上看来,一年来勃列日涅娃没少参加酒会派对。
过几天要不要发福利的时候多给她几瓶伏特加?想想还是算了,最高苏维埃主席他目前还惹不起。
在新年之后,赫鲁晓夫召开了中央委员的会议,这是谢洛夫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会议由赫鲁晓夫亲自主持,科兹洛夫和勃列日涅夫等重要干部都纷纷出席。
赫鲁晓夫站在十五面苏维埃共和国的红旗和列宁雕像下面,通过麦克风对着下面列坐的中央委员传到本次的会议精神,其中还有一个段落专门留给了刚刚结束的古巴导弹危机。
和前几年不同的时候,这次赫鲁晓夫在谈论美国的时候口气强硬了不少,不是原来那种嘴巴上的强硬,而是从态度上就已经改变了,专门说了一会苏联军事力量的建设问题。
“鉴于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表现出色,以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完成工作,又不缺乏智慧的解决办法,经过谢列平同志的提议,中央委员表决通过,中央主席团全体委员认可,现在决议如下,增补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同志为中央委员!”赫鲁晓夫随后开始宣布增补委员的名单,念道谢洛夫名字的时候,和其他增补的同志一样,谢洛夫也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感谢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我愿意在合适的岗位上维护苏维埃的利益,谢谢大家!”谢洛夫真诚的对着全体中央委员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二章安全报告
同时谢洛夫还被推选为最高苏维埃的代表,这个过程由勃列日涅夫主持,并且同时得到通过,当然因为谢洛夫是增补的苏维埃代表和中央委员,想要再进一步或者说稳定下来,还要等待下一次的苏联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确定他在联盟中的政治地位到底是怎么样的。
“下面让谢洛夫同志对联盟的安全工作进行讲话!”这绝对是一个礼遇,不是哪个增补的中央委员都有资格在中央委员的会议上有发言的时间,赫鲁晓夫让谢洛夫发言,表明了对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有着非同一般的评价,这就是在场的中央委员们收到的信息。
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中央委员、会的人数不到两百人,候补委员不到一百人。规模大概比勃列日涅夫时代少了三分之一,因为中央主席团的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曾经依靠着中央主席团的优势反对过赫鲁晓夫,而赫鲁晓夫又通过中央委员的支持反败为胜。所以中央委员们不再单纯的是象征意义,摆脱了在斯大林时代做橡皮图章的境地。
现在这苏联地位最高的三百人当中,就有三十六岁的谢洛夫一席之地。
“尊敬的书记们、元帅们、同志们,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这次会议,同时感慨自己有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谢洛夫站在刚才赫鲁晓夫站着的讲台位置,苏联中央主席团在自己的身后,面对着在场的苏联中央委员说道,“苏联人民在四十年前举行的这个伟大的革命,正如革命导师列宁多次指出的,开始了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历史上发生过各种的革命。但是,过去的任何一次革命,都不能够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相比拟。”
“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曾经是世界上的劳动人民和进步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十月革命破天荒第一次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个革命证明:没有了地主和资产阶级,人民完全能够有计划地建设自由幸福的新生活。同时又证明:没有了帝国主义的压迫,世界各民族完全能够和睦共处。”
“苏联人民在四十几年中经历了艰苦的路程。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地企图消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的敌人曾经显得好像比苏联更强大,他们两次武装进攻苏联。但是英勇的苏联人民,在光荣的苏联的领导之下,把这些侵略者的进攻彻底地粉碎了。”
“关于联盟的安全工作,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初衷和目的是,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率和更加透明的体系,保证工人、农民、以及包括在做同志在内全体联盟人民安全的弹性体系!”谢洛夫双手按在讲台上,用很真诚的语气说道,“这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科技在进步,这有赖于联盟强大而有成效的科研力量。”
苏维埃的科研力量,是丝毫不知的怀疑的的,以一个国家的力量对抗整个资本主义阵营的实力,不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值得称道的成绩,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整合,苏联不在任何国家之下,甚至比自己的对手更加出众。
苏联几乎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欧美,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其中最大的底气之一,是基础科学之强盛,并进而决定了他具有dú • lì研究先进技术的能力所以考察这样一个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极端穷困的国家,何以能够发展出强盛的基础科学,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很好的一个样本,是莫斯科数学学派的发展历史。
叶果洛夫和姆罗德舍夫斯基一起开的讨论班,最初以由经典分析衍生出来的微分几何为主题,而几何问题的分析学应用,促使人们需要进一步澄清实分析的基本概念,所以当时开始了实分析的初步研究,叶果洛夫本人积极参与了这个动向,并及时引入了莫斯科讨论班,该班的学生鲁金,因此而成为实分析的大师,而恰好,鲁金也是一个具有非凡教学与引导才能的人,并由此而令莫斯科学派成型。
苏联并非一无是处。它没有败在两军对峙与搏杀的战场上,它的军事高科技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是总体成功的,苏联为什么有这种能力?众所周知苏联其科技与工业水平在列强中不是先进的,人们不能因为厌弃苏联便无视它在科技与工业领域的重要进展,尽管它在许多经济领域失落了。看苏联的科技成就,舍得投资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不能简单归结为钱多钱少或底子厚薄。比科学技术基础薄弱更可怕的是思想的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