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9(2/2)
“因为克格勃的经费问题,尤里一直在非洲兜售卫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但剩下的军事物资仍然很多,以卫国战争作为标准,还能武装近百万印度军队,如果以这次冲突作为强度,可能还要更多。”谢列平一五一十的回答道。
“也真是难为尤里那个安全主管了,竟然缺乏资金到了这种地步,还要卖那些破烂。”科兹洛夫笑呵呵的说道,对于军备这块是非常在行的,很多军工企业都是他在调配资源。在科兹洛夫的眼中,武装一百万轻步兵的武器真的不多。
以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为例子。二战中它的惊人生产能力,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卫国战争的五年的时间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了约一亿三千万支枪械,比德国所有军工厂的产量还高。qiāng • zhī?这是苏联最不缺乏的东西。以非洲的武装冲突的强度,在轻武器方面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一家就可以给每个非洲人配备一把枪。
“这样吧,调集十八个陆军二线师级部队规模的装备,加上两个航空师的战斗机,我们军援印度,这件事情让谢洛夫关心一下。陆军的装备是无偿的,反正放在仓库里面也占地方,航空师的装备!他自己处理……”科兹洛夫大手一挥提议道。
十八个陆军师装备,两个航空师的战斗机?谢洛夫拿着莫斯科的电报,陆军装备是卫国战争时期的剩余物资,苏联在军援这方面一直都是比较大方的。反正这玩意对苏联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苏联在军备方面哪怕就是冷战时期,其实也远远没有到达全力状态,虽然现在每年都有三千辆坦克出厂。
“备车,我要去见尼赫鲁!”谢洛夫收起电报命令道,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去准备。他的共谍生涯已经结束了,现在应该扮演的角色则应该是国际主义者。
谢洛夫现在则要执行中央主席团的命令,中央主席团采取现实考量,开始在这方面插一脚,重新武装印度,相信美国方面马上也会开始相关的计划。打击印度声望的同时,美国和苏联也不想让印度太弱了,平衡还是要的。至于这些装备会不会用在对付中国身上,其实是个伪命题,不要以为印度东北部想堆多少军队都行,以现在的停战线位置,中国只要守好宽度不到四十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正前方就万事大吉。
再说一支军队的组建,不是堆武器就行的,要训练,要形成战斗力是需要时间的。而据谢洛夫所知,目前距离中国试爆yuán • zǐ • dàn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印度东北部就会永久性的和印度说拜拜,至于在两年内突破西里古里走廊,印度军队是绝对做不到的。
通过军援,苏联可以更好的控制印度,这对苏联的战略是有利的,苏联距离印度洋有多近呢?其实正好是一个巴基斯坦的距离,中国能帮助苏联打通前往印度洋的路线么?根本不可能,中国人又不傻,绝对不会这么做。能这么做的只有在边界战争后颜面扫地的印度,在选择中国作为对手出现错误之后,印度的对手只会是巴基斯坦。谢洛夫觉得这笔军援最终用在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中东还没有搞定的时候,苏联不能在印巴战争中有明显的立场,就像是这次的中印战争中一样!”有时候谢洛夫也比较自嘲,中东的那群油老虎真是惹不起啊!现在他觉得美国应该赶快去越南跳坑,不然他做事情总觉得有些被掣肘。
印度总理府当中,才一段时间不见,尼赫鲁就好像老了十几岁一样,战争目前已经停止,可尼赫鲁的考验其实刚刚开始,只要等到美苏两国撤离,首先起来发难的就是印度目前国内不服尼赫鲁的势力。谢洛夫和尼赫鲁见面的时候,还有一个四十岁的女人站在尼赫鲁身边,介绍完毕后,谢洛夫点点头,这个人就是印度后来的铁娘子英迪拉?甘地。在这个女人手上,尼赫鲁因为战争失败停止的动作才开始继续下去,国内的几百个土王军事力量被废除,印度第一次算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而不是现在这样装作一个国家的部落联盟。
“我只有一个目的,苏联的军事援助也需要印度的善意,释放印度共产党人,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东西!把他们放了,那些人都是我的同志……”宣读完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决议后,谢洛夫很淡然的提出了要求。(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印度铁娘子
“那些被抓起来的人背叛了印度!”英迪拉?甘地言辞激烈的盯着谢洛夫说道,“一个国家大敌当前,国内却有一个势力替侵略者唱赞歌?这种事情苏联会怎么处理?”
“今天印度的惨败,难道不能证明印度的失误么?那些共产党人反对前进政策,是要避免挑起战争,而鼓吹战争的那些势力现在在哪里呢?”谢洛夫靠在椅子上都没有站起来,懒洋洋的说道,“尼赫鲁先生不相信印度共产党,不愿意听共产党的意见和中国和平共处,现在丢了二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这个人比较直接,那些在站前鼓吹战争,让尼赫鲁先生采取前进政策的人,应该用刺刀钉死在墙壁上,他们可一点都不冤枉!”
苏联会怎么处理,如果谢洛夫说苏联的处理办法,估计印度共产党就被连根拔起了,这不符合苏联的利益,苏联的处理当然是劳动改造直到那些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一直不承认,那就一直改造下去。
前进政策并不是多么保密的东西,谢洛夫来了一趟印度就发现了,中印边界的情况早有报导,有很多国家明明知道印度的前进政策在执行,但还是对印度采取了支持态度。其实很简单,那些国家其实害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某些宗教势力浓厚的国家更是如此,不过因为以色列的出场,很大一批印度的支持者已经消失了。在敌视社会主义国家,也比不上以色列实实在在的威胁。
从态度上说,谢洛夫此时的姿态相当的不尊重,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讲,按照这个时代的官方口吻,他应该谈谈****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这些东西装一下思想家,至少也是个理论家,但谢洛夫不会,他只是一个安全干部。
安全干部还是谈一下实际的东西比较好,苏联的装备不是白给的,如果你能接受呢?那就接受,如果不能,相信印度人马上就会看到,美国答应给予的装备,比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武器还要更老一点。
“说实话,只要我们和美国人撤走,以你们已经被打残了的军事力量,还能顶住中国的进攻么?印度有多大的工业实力?能量产多少qiāng • zhī,会制造几种坦克?又准备找英国人去要么?不错啊,相信能拯救一下英国的失业率。可惜英国是一个岛国,他的陆军装备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呢?”说话的时候谢洛夫绝对在面露笑容,因为他想起了丘吉尔的一句话,在印度人鲜血流干之前,大英帝国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谢洛夫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抛到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的面前,很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事实本来就是这样。印度要能打,那今天还废什么话呢?他的目的就不是过来救印度,而是过来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