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3/3)
明面上的支持是别想了,但中国并不亏,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是白占领的。只要这些土地被吃下去,让人骂几年又怕什么呢?又不想被骂,又想要得到实惠,这种好事如果还有的话请跟谢洛夫说一下,他也想利益均沾。
“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会不会因为反对声浪太大退回去。”谢洛夫换了一个思路思考问题,那就是历史上中国最后撤退的原因是什么。爱好和平?这个理由是纯扯淡的,真爱好和平就不会选择动手了。而且从美苏在古巴较劲的这个时机来看,明显就是早有预谋要揍印度,说爱好和平其他国家不相信才正常,相信的才是傻叉……
补给线困难?这个理由似乎有一些道理,考虑到双方的战场需要通过世界屋脊,这种理由似乎能令人接受。但谢洛夫总觉得这不是主要理由,他是看到过后世中国缴获印度的装备清单,连飞机坦克都缴获了不少,难道会缺吃的?再说印度东北部是平原,不是青藏高原,中国士兵都是农民出身会在平原饿死?开什么玩笑。
这个时空中在战争开始之后,尼赫鲁曾经希望苏联给与一定的帮助,完善印度的补给线,那是谢洛夫去古巴之后的事情,具体则是库德里亚什运作的,现在看来空投的食品现在都应该被中国缴获了,毕竟印度军方失败的太快……
把库德里亚什叫过来问了一下情况,库德里亚什拍胸脯保证把所有能证明是来自于苏联的标签都去掉了,谢洛夫还需问了一下有多少物资。
“大概三千多吨吧?都是一些罐头和一些干粮。好像是谢米恰斯内主席吩咐的,说白天太明显了,我们计算了飞行时间,确定在旁晚时间抵达交战地点进行空投。”库德里亚什知无不言的说道,“早先训练的空降兵也空投到了远离战场的地带。”
“三千多吨,每个中国士兵可以分一百公斤,不少了,至少两个月内是不会饿到的!”谢洛夫换算了一下,把补给线不足这条略过去,这也不是中国退兵的理由。
这么一想,其实是外交压力让中国退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光谢洛夫现在看到支持印度的国家就已经有七八十个,谁知道过两天会不会更多一些,毕竟古巴导弹危机已经完事了。
原本的历史上苏联是中立,可能也是被这种规模的舆论吓到了。现在的历史上苏联仍然要中立,因为刚获得的好名声不能白扔了。这么看来除了战果更大,其实中国面对的处境差不多,印度在一九六二年还是第三世界领袖,不结盟运动的盟主。轻易地就获得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支持中国的国家加起来不到十个。
还是早先的问题,这种反对的声浪下,中国会不会撤军?谢洛夫摸着下巴很认真的想到,他知道撤军其实从后来的历史看,并不高明。固然对外交有利,但收获太小。他还真害怕中国顶不住几十个国家的指责真的撤军了,不说中国,其实苏联也吃过这种亏,就是刚刚见过时期的西亚美尼亚问题,苏联向土耳其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土耳其人把苏联的善意当做鞋垫,转身就把亚美尼亚人杀光了。
那次教训让斯大林刚刚打完卫国战争就准备收拾土耳其,不过却被美国人阻止了。不过这次中国有利的地方,在于美国并不敢自己下场和中国作战。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苏联可是太高兴了,不论是赫鲁晓夫还是科兹洛夫、还是勃列日涅夫,都很愿意把苏修头子这种话当做没说过,体现国际主义精神来一场抗美援中。不要看两国弄得不是很愉快,但在一九六二年这些矛盾都是小矛盾,苏联会乐呵呵的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就像是和中国关系不好,但一样共同支持越南和美国打仗一样。最大的敌人是美国,苏联完全可以高唱牢不可破的联盟继续和美国作对。
那么这次的行动,如何才能阻止中国撤退呢,安德罗波夫作为中央联络部部长,其实和外交部干的是一样的活,只不过他是专门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共产党的。从谢米恰斯内的口气中,安德罗波夫应该是去灌心灵鸡汤了。
谢洛夫自己负责这部分,做点什么才能阻止撤军呢?这是个问题。必须造成就是撤军也不会得到谅解的后果,让中国看到,才能把占领的地方消化掉。至于那些地方是dú • lì建国还是被并入中国,这不是谢洛夫考虑的事情,反正它不是苏联的。
晚上时间谢洛夫给莫斯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