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1/2)
到就什么都没有。今天的势均力敌不代表以后也是这样。”中央书记苏斯洛夫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开口道,“如何将这次的收获扩大,不是依靠所谓的口头约定,我们和美国人又没有签订书面协议,过几年肯尼迪下台了,谁会承认其中的谅解?有证据么?没有……”
作为苏联现在最权威的思想家,苏斯洛夫的表态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是半个世界支持苏联拿回了关塔那摩,废除了美国和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以后苏联干掉了土耳其,整个世界就会明白,到底古巴导弹危机是谁赢了!
“尼赫鲁已经向我们求援很多次了,现在我们应该回过头来想想中印的问题了,多勃雷宁已经发来电报,肯尼迪总统发出倡议愿意和苏联一起解决中印之间的问题。鉴于我们和美国的对峙已经结束,也是时候了。”赫鲁晓夫拍了两下桌子道,“再打下去,印度就没有,就算是我们不干涉,美军就会登陆,这样还不如我们两国一起携手解决这个问题。”
“尤拉本身就是在监控哪边的动静,现在他回来了,就有他继续掌控。”勃列日涅夫转过头来看向谢洛夫问道,“把印度的局势稳定住,有没有问题?”
“中央的精神是?”谢洛夫看向所有中央主席团的成员问道。
“站在胜利者那边,阿尔及利亚那边波兰人已经被围住了,不能让另外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陷入失败的境地,具体的事情你自己处理。”苏斯洛夫抢先开口道,“我们和美国这次对抗没有全胜,波兰那边已经彻底失败了。但如果中国那边的答卷不错,我们和我们的华约盟友,都会把这场战争当做一次胜利,虽然我们不会在世界上宣扬。”
“同意苏斯洛夫同志的意见!”科兹洛夫很快表态道。
“同意科兹洛夫同志和苏斯洛夫同志的意见。”勃列日涅夫在之后也表态道。
“给我一天时间做准备!”谢洛夫敬了一个军礼完成了这次汇报,第二天从莫斯科起飞的客机上,坐满了白发苍苍,一看就工作经验很丰富的老人。
这些老人最小的也将近五十岁了,甚至他们身边需要一个年轻人照看,当然也是为了学习,他们从内务部、格鲁乌、甚至不是安全部门的工作岗位上被招回来,这一次一起上了飞机,之所以会同意接受谢洛夫的召唤,只因为当时谢洛夫问了他们一句话,“你会肃反么?”(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三章经验丰富的老人
肃反,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的词汇,它的意义远不是表面上那样黑白分明。苏联是一个有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这片土地上有着习性不同宗教不同,打着民族主义、打着宗教幌子,打着各种各样大旗的反对者,但在布尔什维克的眼中,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呼,fǎn • gé • mìng,而契卡的任务就是肃清fǎn • gé • mìng。
谁敢反对革命,谁就应该被镇压,契卡的敌人可以是俄罗斯人、也可以是乌克兰人、还可以是拉脱维亚人、乌兹别克人。谁想dú • lì谁就死,不要以为帝俄崩溃了,这些地方就可以dú • lì,愿意做苏联人的可以留下,不愿意做苏联人的那就做肥料。
契卡战士通常不愿意shā • rén,但不代表他们不会这么做,人活着可以创造更大的利润。但如果不听话,和古拉格那群律贼一样铁了心和苏维埃作对,那还是死了好。
距离上一次大清洗已经快过去三十年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这表明知道如何清理敌人的肃反工作者正在变老,而苏联内部的敌人只是蛰伏了,远远没有消失。等到这些真正对付内部敌人的肃反工作者老死,谁来收拾蛰伏起来的反苏份子。
趁着这些老肃反工作者还没有老死之前,谢洛夫需要一批年轻的肃反工作者成长,苏联内部目前没有这种环境让他乱搞,但不代表国外没有,这次来到印度他就要在印度东北部来一场大清洗,这不是开始,同样也不是结束。没准几年后他还会在印尼再来一次……
几个小时后客机降落在阿拉木图,苏联外交部正式回应印度的干涉请求,等到莫斯科的命令下达,谢洛夫就会出发前往印度新德里。
两架飞机搭载着三百多位特殊的乘客,降落在了阿拉木图机场,刚下了飞机就看见中亚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少将,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着他。
“头,刚从热带回来有些不适应吧!刚回国这么快就来阿拉木图了?这么辛苦……”看见谢洛夫下飞机,库德里亚什少将马上迎上来问道。
谢洛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和美国大使史蒂文森唇枪舌战的画面早就传回苏联,库德里亚什也从电视上看到了谢洛夫的表现,可以说整个苏联现在都认识他,虽然还比不是上加加林,但也算刷脸成功。
“辛苦谈不上,就是这个命!”谢洛夫没有过多寒暄回头看着下来的老家伙们,吩咐道,“安排好了休息的地方没有,我们要在这里谈一下工作!”
在莫斯科的时候,谢洛夫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多谈去了印度怎么办,毕竟当时他的时间比较紧,但现在这段时间他可以和这些老人家沟通一下了。
“头,这些人是谁,你怎么带了这么一批人过来?”库德里亚什少将疑惑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