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9(1/2)
、师、地空导弹部队进行战备状态,处在随时可以出击的状态,紧张的注意着苏联庞大的领空。
谢洛夫只从字面上知道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他哪经历过这种阵仗,见到那些经历过卫国战争的国防部将帅一本正经的讨论全面战争,觉得自己参与进去是不是一个错误。他凭借自己的先期准备,已经让苏联相信,美国在可以毁灭自己的力量面前一定会谈判的。于是苏联国防部在这个心态的驱使下,放心大胆的让苏联武装力量进行准备,施压让美国人服软。
问题是真的打起来怎么办,同归于尽也不是他想要的,等着躲在莫斯科地铁之下的苏联残存人口在这个世界上玩辐射游戏么?就算谢洛夫豁得出去,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女人和孩子面对这样一个世界。
“还不如不参合进去,让苏联认怂了呢?”谢洛夫耷拉着眼皮,他已经三十几个小时没有睡觉了,就连普通的民众都知道苏联和美国已经陷入到了全面对抗之中,整个苏联大地上处在一片压抑的气氛当中,、更何况他这个知情人。
时间不长,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克格勃主席和两个边防军司令都到齐了,哈萨克克格勃主席卡米亚金和中亚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将军,人数不多,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分量也是足够的,克格勃的政治地位自然是没有当初贝利亚的内务部这么高。但时代变了,有些东西不会变,重新把内务部合并之后,从权力上讲他们这些安全干部,已经渡过了贝利亚刚死那段时间夹着尾巴做人的窘迫处境。
在玉米运动之后,卢比杨卡开始着手把放出下放到加盟共和国和地方政府的权利收回来,可以说克格勃从执行力上面已经恢复到了斯大林时期的垂直体系,者和其他部门相比也是一个优势。
“第一书记派我来这边,主要是来过问中印边界战争的问题,中国和印度的战争也是除了这次和美国对抗之外的一件重大事情,同志们有什么意见可以随意谈谈。”谢洛夫一边说话一边揉着眼睛,希望能够快点恢复自己的精力。
“根据侦察机的汇报,印度军队已经遭到了打击,正在后退,不过目前战事还在平稳的阶段!”比起其他人一脸蒙圈的样子,早就在跟进此事库德里亚什显然比较了解那边的情况,把苏联空军的侦查结果汇报上来。
“而根据新德里方面的报告,整个新德里还处在一片平静当中。”卡米亚金边摆弄着钢笔,边说道,“这种金像不像是假装出来的,看来印度陆军还能控制着局面!”
这特么也不科学啊,一点都不符合谢洛夫当初的考察,等等?后退了?运动战?中国士兵最擅长的打发就是运动战,印度军队一旦后退,很容易就被擅长运动战的中国士兵击垮,怪不得后世总是认为印度士兵脆败的莫名其妙,虎踞宝岛捍卫民主的花生米可以作证,在共产党士兵面前被追击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看来印度人死定了!”谢洛夫懒洋洋的说出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话,转而命令道,“马上进行相关准备,等到印度人支撑不住求援,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去了,必须让有声有色的大国主动求我们,我们才能以救世主的名义进去!我们的第一步计划是,在印度军队溃退之后,以人道主义的标准空投一批物资补给……”(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召回莫斯科
溃退中的印度士兵能不能得到人道主义的物资呢?谢洛夫觉得这种可能性很低,被缴获的可能性倒是大一点,但既然有声有色的大国都求助了,苏联总要做出个样子不是么?至于你的士兵因为被追击没得到物资和补给,只能说明这支打遍欧亚的劲旅比较无能而已。
废话不多说,赶紧拟定一份计划再说,定下计划总比毫无准备要好,以中亚地区的空军力量,运送几万吨物资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边界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因为正在古巴和美国对峙,只能干巴巴的喊两句对此事深表关切也就完事了。
“宁可多花一点油钱,也不要让我们飞行员冒险,人员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我们国家更是如此!每一个苏联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要知道祖国各地都在缺人!”谢洛夫是非常了解自己部下的,自己就经常把人当做机器来用,上行下效克格勃的各级部门都是如此,当然这和苏联的计划经济环境也有关系,至于最爱这么干的是苏联目前的老大,第一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下台之后的为意志论批判就是说的这件事情。
关键是苏联缺人,不是一星半点的缺人,而是很普遍的缺人。保加利亚人口不到一千万,每年都派出以十万计的工人来帮助苏联完成本年度的计划指标,苏联很多工厂充斥着波兰人、保加利亚人甚至南斯拉夫人,不缺人的地方在高加索和中亚,谢洛夫巴不得这些地方的人少一点,省的形成不稳定因素。到了现在他以尊重驻军所在国信仰的问题,把中东地区百分之八十的顾问和军人都换成了中亚的少数民族,就是希望能延缓一下这些民族人口的增长。虽说没有大用,但做一点是一点。
为何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失业者,而苏联没有?就是因为苏联需要维持一支不小于美国加西欧合体的工业基本盘,对方的人口比苏联控制人口多了一半多,这样对抗苏联还有失业率才有鬼了,就怕人口不够,根本不担心有人失业。
还是那句话,苏联必须要一个气候不像自己这么冷的国家发展轻工业,把自己这方面的短板补齐,手上有粮心里不慌,这样才能继续对抗下去。考虑到三哥儿女多奇志,谢洛夫可不敢把这个希望放在他们身上,至少印度在把巴基斯坦消灭之前,想都不要想。苏联自己要对抗美国,还要支持你们印度对抗中国,这笔双输的买卖谢洛夫不会干。
“空降兵训练的怎么样了?”散会之后谢洛夫抽空洗了一把脸,回来问库德里亚什,“让你找懂汉语的少数民族,都快一年了,如果没有成绩,我对捷尔任斯基师的指挥官评价会低上一个层次!”库德里亚什原来是捷尔任斯基师的指挥官,谢洛夫这么说,也是一种很严重的评价。
“我编成了二十个小队,可以用于渗透作战了!”库德里亚什将军面的不变的回答道。
“去看看!”谢洛夫一点没有废话,直接让库德里亚什带自己去空降兵的驻地。
“第一副主席,你先休息一下吧,时间还早,不着急!”库德里亚什将军以一种我很担心你性命的目光,担忧的看着自己的老大。
“车上睡、车上睡、车上容易睡着!”谢洛夫低着头重复了两遍,让库德里亚什将军准备汽车,准备去边防军驻地去看看。这批空降兵此时就在塔什干,塔什干是苏联在中亚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这里是乌兹别克共和国首都,虽然没有阿拉木图这么干净靓丽,但历史感浓重的塔什干仍然是苏联在中亚最重要的城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