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6(1/2)
,还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几率更大一些。
让苏联自己的侦察机在港口上面侦查,其实是比较有风险的事情,苏联在这方面的技术肯定没有美国强,所以谢洛夫让军方的侦察机抵近侦查,以此来评估同样在黑夜中美国侦察机有没有本事发现苏联核导弹的端倪。如果这些洗出来的照片不能证明什么东西,那相信美国的侦察机也应该不会有反应才对。
“放大,放大,继续放大!”谢洛夫并非专家,看了半天都没有看出来端倪,不得不求助在旁边的专业人员问道,“怎么样,没有什么问题?”
专业人员有些怀疑自己的首长是不是应该配个眼镜?这么大的眼睛竟然看不清楚东西,年纪轻轻的真是可惜了,虽说是这么想但还是说道,“第一副主席,侦查结果相当差劲,如果我们不是提前知道这是港口的航拍,根本不知道拍的是什么地方,更别提看到货物了!”
“这就好!”相信美国人的侦察机就算是比苏联的设备要好,应该也是很有限。身为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他有这种自信,间谍设备这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苏联强。身为苏联良心部门的克格勃,怎么能和国防部那群大老祖相提并论?比起那些国防部元帅不会转弯的思维,克格勃的守则必须要记住一点,通常情况下我们不正面解决问题,这不是因为克格勃不能打,而是因为我们把动手的选择放在最后,事实上凭借克格勃的军事力量也可以灭掉大部分的国家。
动手是克格勃最后的选项,就像是德国建立集中营是为了shā • rén,而苏联建立古拉格是为了让这些犯罪分子提供改过自行的机会,通常古拉格不愿意shā • rén,把犯人都杀没了谁去无条件的工作呢?没工作能创造利润么?
“很好,同志们辛苦了,可以去休息。”完成了这项工作的谢洛夫长出一口气,让自己的部下们去休息,至于他自己则准备在这里休息一个晚上,明天回到莫斯科。
在离开里加的时候,谢洛夫还给波罗的海三国的克格勃下了一道命令,让这些地方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国家安全局、内务总局把当地的反苏份子送到喀山监狱,这些人也在被谢洛夫放弃的人员之内,既然不愿意做苏联人,我们不能强迫他们对不对?苏联虽然没有他们想要的自由,但美国有啊,祖国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到了美国你们可以在自由的空气下追求着伟大的理想。
“鉴于喀山监狱目前的情况,从六月十二日起,全联盟下属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务人民委员会、地方国家安全局、内务总局以及下属各部门,可以把你们当地的犯罪分子运送至喀山,这样可以解决当地设施老化,以及公众资源不够的问题,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上将提案,于当天在克格勃主席团会议上通过即日生效……”
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谢米恰斯内主席办公室中,刚刚回来的谢洛夫在主席团会议结束之后,跟随着谢米恰斯内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两人面对面的坐下,根据中央主席团的决议,作为一把手的谢米恰斯内自然是克格勃方面的总指挥,这次去里加也是他派谢洛夫去的。
“拿到必要的数据了么?”谢米恰斯内饮水机倒了两杯水,直接递给了谢洛夫一杯。
“关于黑夜中侦察机的实验已经完成,只要国防部严格遵守纪律,不在白天行动,应该不会出现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派遣人员跟过去,由我们的参与国防部的士兵肯定不敢违反纪律!”谢洛夫把杯中的水喝干,翘着腿问着谢米恰斯内。
“这也是我的想法,从职责范围海外应该是第一总局的范围,但他们的人员都是驻外人员,我们应该从军事管理总局的驻军代表中挑选肃反工作者,这样更加可以让军方的人接受!”谢米恰斯内似乎在征询道,“你觉得谁比较适合?”(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戈尔什科夫
“我没有意见,第一书记已经把古巴方面的事情交给你了!”谢洛夫无所谓的耸耸肩,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的共同点是都担任过共青团第一书记,克格勃内部此时确实有不少干部是共青团的空降干部出身,这些空降干部谢米恰斯内早就认识,很多都是他任期内调到克格勃的,所以说谢米恰斯内在克格勃说话没人听其实也不准确,很多司局干部都很买账,只是在总局级别干部这块比较弱势而已。
谢米恰斯内经过这段时间的反思,也发现了这一点,自己还是太急了。想要迅速的达到一言九鼎的地步,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他才是一把手,用几年时间把自己欣赏的空降干部提升到总局级别上,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谢米恰斯内忘记了一件事情,他的年龄对几乎所有同级干部都是有优势的,但谢洛夫不在其中,谢洛夫比他还要小两岁。
“尤拉,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庞大支持力量是共青团,那里才是源源不断能给我们支持的地方,我知道最近我们两个有些隔阂,但我们不能不合,这会让舒里克非常苦恼。”谢米恰斯内正襟寝坐,一脸严肃的道,“我们必须要让信得过的干部来掌控关键部位!”
“我明白,我从来没有反对过这点,但时间还长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三十多岁的共青团的干部从代表处开始,不少都已经是司局干部,这已经很快了。我们是综合性部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共青团干部还要历练一下!”谢洛夫首先认可了谢米恰斯内的意思,那就是两人都是谢列平的朋友,不应该在一个部门玩冷战。也没有反对谢米恰斯内提拔年轻人的心,但是这步可以慢慢来。
但在内心中,谢洛夫对谢米恰斯内想要重用空降干部的想法嗤之以鼻,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都做过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书记。但他谢洛夫又没有做过,他只在阿塞拜疆做过加盟共和国的共青团第一书记,这些共青团的干部甚至没几个人知道他这段历史,不知道自己这位第一副主席也是共青团的人。比起那短短的两年不到的共青团经历。到了今年他已经在安全部门工作了九年,心里的倾向性想而易见。
比起共青团的空降干部,他还是信任那些老的肃反工作者,共青团干部起点太高,根本没有在底层工作的经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眼高手低的毛病。全国共青团人数有千万级别,共青团之鹰又有几个,上的了台面的人物也就那么几十个人。如果他们真的年纪轻手段高,也不会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勃列日涅夫收拾的一败涂地,谢洛夫可不想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这样一批人的身上,说不定以后还要自己去救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