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时代1958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2/2)

目录

于是谢洛夫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克格勃主席团开了好几次会都没有决定下来的事情在这里似乎得到了解决。还有这种好事?谢洛夫瞬间打消了离开的想法,他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但凭借克格勃的力量自然也能解决,但没有赫鲁晓夫的一句话好使。

“技术管理总局试验了改进的风力发电的风车,在某些偏远地区哨所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获得电力,尤其是西伯利亚某些地方供应困难的地方可以推广!”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得寸进尺的含义。谢洛夫准备把克格勃一年内规划的问题都在这里解决,具体这种问题有多少呢?他只能说很多,非常多……

关于风力发电谢洛夫当然不能用操蛋的节能环保作为借口,苏联看重的是成绩而不是这种东西,除了节能环保当然还有别的借口,比如国家安全。小型风力发电机这玩意又不是什么高新技术,苏联三十年代就在使用。推广风力发电主要的好处在于,苏联庞大的国土上大部分地区都在承受冷空气的侵袭,这么充沛的资源不利用太过于浪费。

谢洛夫有些后悔没有把乌拉尔山以东的气象统计报告拿过来,不然的话更容易的让赫鲁晓夫认识到这一点,现在只能利用自己脑海中的记忆进行劝说。好在这也不难,看过的东西短时间让谢洛夫忘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风力发电有这么大的能力么?”和很多项目一样,刚开始苏联都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后来慢慢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放弃了。三十年代苏联就制造过为数不少的小型风力发电机,但最终苏联觉得水力发电似乎更加好一些。

目前苏联的电力缺口不大,但这是建立在发展完毕的基础上。苏联就不建立新工厂了么?人民不用电了?那些在厨房辩论上出现的家用电器不分配给人民了?可预见的情况下苏联的电力还要继续发展,列宁不是说过社会主义就是电气化么。作为一直在抬高列宁抵充斯大林影响的赫鲁晓夫,自然更加愿意在电气化上给出自己的答案。

一不小心谢洛夫发现自己又成功了,谢列平似乎发现了什么,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曾经被谢洛夫刮地皮的感觉。没错,就是这种感觉。通常情况下谢洛夫总是在考察,反正不是国外就是在国内,只要回到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通常第一次见到谢列平,随后就会带着整整一包的文件堆在他面前。

通常情况下谢洛夫还会自称这些考察报告是自己写的,当然谢列平是十分了解自己部下的,连检讨都只能写三百字,还会亲自动笔写调查报告?肯定是身边的两个女秘书代劳,谢洛夫充其量就是动动嘴。这个过程通常是从一件国家安全角度上的报告开始入手,然后会越来越深入,一旦双方沟通的轻松愉快,谢洛夫就会把所有报告上的各种计划全拿出来,几乎上面所有的事情都是利国利民,最终谢列平也感觉不错全部批准了上面的方案。

谢列平主政两年国家安全委员会,这种情况一共碰到三次,现在看到谢洛夫各种引据数据提出一项又一项的计划,看起来前景都相当美好,他就知道似乎第四次被第一书记碰上了。

“木耳和蘑菇都利于保存,木耳可以沾着芥末吃?如果我们的人民对这种东西不认可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出口到中国,然后在对我们的人民说这种天然食品在中国大受欢迎,在从中国抄几句中医医书的话就可以了!”谢洛夫关于林业地区的副食品销量的问题上这么说道。这种迂回的办法虽然不太能体现老毛子的性格,但却非常符合克格勃的工作属性。

赫鲁晓夫频频点头,过了一会对着谢列平说道,“舒里克,一会我们一起吃饭……”

“我敢保证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年年内就会解体,埃及和叙利亚被以色列在中间断开成为两处不连接的土地,而且埃及方面有一种吃定了叙利亚的态度,根据第一总局中东司的汇报叙利亚方面对此相当不满,在我看来一旦叙利亚忍受够了,这个联合共和国就到了解体的时刻!”谢洛夫当着赫鲁晓夫和谢列平的面前抛出了重磅炸弹。

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谢洛夫使劲浑身解数把最近积压的计划全部说出来,就像是谢列平推测的那样,完全是借机让克格勃的一揽子计划得到支持。一天时间谢洛夫在赫鲁晓夫这里得到了二十次认可,所有计划全部通过。(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控制论

这些认可不是白来的,在得到了赫鲁晓夫的支持后,谢洛夫也接到了一项任务,准备对古巴的援助进行评估,还要考察一下古巴的安全形势。这当然是不能在国内完成的,换句话说谢洛夫会在今年某个时间去一趟古巴进行考察。

“有个像普通人性格的第一书记真是不错!”走出克里姆林宫的时候谢洛夫感觉骨头都轻了二两,比起勃列日涅夫这个看起来好说话实际不容易对付的人,赫鲁晓夫其实算的上很不错,至少在某些场合非常愿意和别人沟通。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失败的地方多的不计其数,但也有不少地方是比较不错的,和戈地图的改革不能相提并论的地方在于,赫鲁晓夫的改革有几个地方还算成功,戈地图的改革没有一项是成功的,这就是差距。

饭要一口一口吃,谢洛夫没有第一天提出计划第二天实现的本事,当然有不少事情也是可以利用克格勃的力量进行推动一二,就比如说阿尔泰移动电话系统的推广问题。在谢洛夫看来阿尔泰移动电话系统早期遇到的问题就是苏联地广人稀,这套移动电话系统在苏联本土形不成一个遍及全国的网络,而是变成了一个个的局域网。

但经过了在意大利推广之后,谢洛夫忽然发现也不是没办法克服这个问题,至少在意大利那种领土的国家中,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不像是苏联在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完全没办法,这需要一定的人口密度和城市不能距离太远。苏联做不到,但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国家都能做到,这自然也包括东欧国家。

于是谢洛夫再次利用克格勃的能量对阿尔法移动电话系统的推广进行干预,所有华约盟国的内务部必须采购这套设备,在所在国完成第一步的推广。只有一个国家谢洛夫比较没有办法,那就是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和中国一样不容易伸手进去,从自己的职业上来讲,谢洛夫是相当讨厌一个dú • lì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开战情报工作的时候这种体制的国家相当令人难受,渗透不进去。

如果苏联有那种鹤立鸡群的经济和政治军事地位。谢洛夫是绝对不会搞什么革命的,他绝对会选择一条相反的道路,把其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全都颠覆掉。省的这些国家利用这套追赶的体制追赶苏联的步伐。这样最好了,没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来对比。苏联就是唯一的标杆国家,可以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中尽情的吸取营养。到时候不用苏联输出革命,就怕主动变成社会主义的国家太多。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