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1/2)
…”
司马懿转身一瞧,见来的是钟会,招手说道:“士季怎么也来了?”
“门下原本是睡下了,不过中途被营中动静惊醒。”微微笑着,钟会走上前来,见司马懿站在江边,诧异说道:“尚书在此做什么呢?”
犹豫一下,司马懿便将方才之事一一告知钟会,同时,将‘草船借箭’之事以自己观点的形式,也告诉了他。
“原来如此。”
听罢司马懿所言,钟会凝声说道:“如此大雾,蔡将军认为不宜出战,恐遭伏击,确实有几分道理……而尚书所言观点,亦无不妥之处,用火箭拒敌,唔,不过嘛……”
说着,钟会望了一眼司马懿,满脸疑惑问道:“门下观尚书所言,尚书好似笃定敌军是故弄玄虚,周围不曾有敌军埋伏……如此的话,为何不叫蔡将军点起一支船队,趁敌军不备,悄然出营,将其擒杀?”
“额?”望着钟会眼中的疑惑,司马懿哑口无言。
对啊!既然自己已经明白这不过是诸葛亮故弄玄虚之计,为何还要陪他玩耍,耗费二十余万支箭矢,另火油、布帛无数,派一军前去,岂不是更为迅捷、省力?
见司马懿听闻自己所言后,一脸目瞪口呆,钟会顿时明白过来,苦笑一声,暗暗骂自己多嘴,连忙转移话题说道:“额,这个,其实依门下之见,尚书所为,才是稳妥,门下以为,虽然尚书料定江面大雾之中并无敌军埋伏,然用兵之道,虚虚实实,保不定……咳!是故,门下认为,尚书所为,才是稳妥!虽耗费了些许箭矢、亦叫敌军徒劳无功……”
说着说着,钟会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士季莫要再劝慰我了。”摇摇头苦笑一声,司马懿无奈叹息道:“士季说得不错,叫一支船队悄然而出,省事省力……此事是我失察,不及细思便下令,士季不必为我辩解……”
说着,司马懿暗骂自己一句,傻了吧,自以为得计,还信心百倍下令放火箭……
“走吧,士季。”
摇摇头,司马懿转身朝自己住处走去,虽说有些失望,不过想起诸葛亮那家伙也不见得逞,总算是稍稍好过了一些。
走着走着,司马懿好似想到了什么,在身旁钟会疑惑的目光中,他忽然停住脚步,回头凝神望着江面,眼神闪烁不定。
难不成他诸葛亮此次借箭并非是用草船,而是利用……
在司马懿心下惊疑不定之时,诸葛亮与张昭却是刚刚逃得一条姓命……
恐怕这一次,是诸葛亮有生以来最为狼狈的一次,非但手中羽扇失了,全身上下湿透不说,更是处处染着尘灰,反观张昭,亦是全身湿透,非但顶冠失了,脸上还被大火熏得乌黑,一副落魄相。
“哈哈!”望着对方的狼狈相,两人相视一笑。
事实证明,司马懿的数万支火箭,却是险些叫诸葛亮与张昭丧命,眼下二人正坐在一艘小船中,徐徐而夏口方向而去。
不得不说,张昭不愧是诚诚君子之士,即便是被诸葛亮害得如此狼狈,仍一脸恬然,回望一眼方才停船之处,望着那面仍隐隐有些微光,张昭摇头苦笑道:“险些丧身鱼腹,险哉险哉,想不到那火箭竟是如此密集!”
“啊。”诸葛亮点头附和了一句,哂笑说道:“经司马懿这么一折腾,恐怕刘营之中火油眼下差不多已消耗殆尽,却是苦了我等……”
回忆方才之事,仅观诸葛亮发现刘营射来数千支火箭,仍有闲情与张昭开玩笑就可以看出,他不是没料到此行中途会被人看穿。
其实,诸葛亮早就算到司马懿身在刘营之中,亦料到此人多半回来干涉此事,即便是说,对于司马懿下令放火箭,诸葛亮早有预料。
(本章完)
第465章议事
正是因此,早在诸葛亮与张昭从夏口出发前,诸葛亮已叫督备此事的刘琦令麾下将士取水,将四十艘战船上的草人全部淋湿,又取水倒在船舷两侧,至于风帆等处幔布,亦是久久浸泡在水中,直待诸葛亮启程之前,刘琦方才令人挂上。
至于船身其余各处,诸葛亮亦早早叫刘琦派人用泥水反复涂抹,为的,就是防备刘军……
不,是防备司马懿下令放火箭。
不过他唯一没有料到的事,司马懿似乎是太过于执着了,竟然放了几近七、八万支的火箭。
七、八万支,其中热量足以将那些湿透的草人,继而便是风帆、以及战船本身……
仅仅是第二轮齐射,诸葛亮四十艘战船便已经被火箭点燃,见此,他只好下令弃船,叫船上士卒登上战船后方用绳索吊着的小船,也就是走舸。
不得不说,诸葛亮处事,十分谨慎小心,他见大船调头不易,恐事有突变,是故特意在每一艘大船后方,用绳索吊着一条走舸,毕竟大船之上的士卒也不过三四十人,挤一挤,还是能坐下的。
如此一来,四十艘大船,一眨眼间竟然是折了二十余艘,其余十余艘,亦是青烟直冒。
在被迫放弃了大船之时,其实诸葛亮、张昭,以及其余一干士卒亦不曾乘船离去,而是故意装作惨叫,以免叫司马懿看出破绽。
一来嘛,诸葛亮此刻更为担忧司马懿派军围剿,是故叫将士故意惨叫,以安司马懿之心。
二来嘛,便是想叫刘军多放几轮箭支,就算是为消耗刘军物资,那也是好!当然了,这是张昭的想法,诸葛亮自然不这么想。
低头整了整衣衫,张昭于小船上正襟危坐,回望一眼身后,想起方才的惊险,心下终于松了口气,一回头,却见诸葛亮有些茫然地望着江面,心中一叹,犹豫劝道:“孔明,如此情形之下,能保得一条姓命已是不易,莫要多想了,此事在下自会如实告知公瑾,为孔明开脱……”
“开脱?”诸葛亮回过头来,诧异说道:“为何事开脱?”
“唔?”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张昭诧异说道:“自然是为箭矢之事啊,孔明之计虽是巧妙,可惜被刘营中人看破,七日之约只剩下三日半,孔明又如何赶制十万支箭?咳咳,抱歉,此计甚是巧妙,可惜事败,或许乃是天意,孔明莫要多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