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1/3)
…当父亲命我拿出徐州城刺史印的时候,那刘备就眼冒精光,但却说的自己大仁大义,不贪图徐州城,恐怕心里早就惦记着徐州城了……”
“嗯……那刘备手下有精兵悍将,如若撕破脸皮,必定会不顾一切用计夺取徐州城……吾等应想个办法才好……”陶谦道。
“从那刘平的书信中写到刘备乃是伪善之人,表面上大仁大义,实则心中暗藏祸心,如今如刘平书信上一写,父亲照此一做,居然句句意义丝毫不差,父亲,刘平素有天机之称,被他言中之事,恐怕凶多吉少啊……”陶应道。
陶谦也明白,一开始他拿到刘平援助书信的时候,并也告知了刘备回来援助,也言明了刘备乃是伪善之人,想要趁机掠夺徐州,如若不信请陶公照着以下方法行之,若不是,就请陶公将徐州让了吧,若是,便请陶公处处小心,刘备此人不简单……
陶谦思考了一番,道:“应儿,刘平贵为司徒公之婿,当地百姓也是称颂刘平有孟尝之义,吾打算将徐州赠与刘平,汝言可否?”
陶应点点头道:“这个可行,刘平素有仁义之称,这次,虽然要了些军费,但也算得上是无偿援助父亲,两万石对于我们来说是少之又少,可见此人真的仁义……”
陶谦点点头道:“嗯,那好,吾马上写一道书信,汝便拿此书信,和徐州刺史印前往宛城,亲自交付于刘平之手……”
陶应惊呼道:“若无刺史印,父亲如何下令呐?”
陶谦道:“吾便谎称刺史印丢了……汝快快些去,记得要饶过曹军。”
“是……”陶应恋恋不舍地看着自己年迈的父亲,道:“孩儿如今一走,如要照顾好身体……”
“去吧……”
……
“主公,刘备派人送来一封拜帖……”曹仁道。
“我就知道他一定会给我来信。”曹操一边吃着饭,一边说道:“你猜猜,那信上都写了些什么?”
曹仁尴尬道:“这……我可猜不出来。”
“连这都猜不出来,汝以后如何做到料敌预先?”曹操问道。
“我替你猜一猜吧,刘备此信,开头嘛,肯定阿谀奉承吾一番,他会替陶谦赔罪,最后,他会劝我退军……你念吧……”曹操咀嚼着嘴中的食物道。
(本章完)
第159章曹操退军
“孟德兄如晤,玄德百拜,洛阳一会,在下刻骨铭心,兄台之文韬武略如日照昆仑,兄台之心胸大志如江海奔腾,在下不胜仰慕,徐州刺史陶谦,实乃宽厚仁德之君,其部下叛逆之罪不能尽归于其主,如今,兄之仙父已逝,如逝水不可复归,陶谦愧恨无地,愿倾其财物,赔偿兄台以稍作赎罪,备斗胆进言,盼兄台撤军言和,化干戈为玉帛。倘能如此,不但徐州百姓感兄台大恩,天下人也必称颂兄台之明义,否贼战端一开,玉石同焚,备不才,愿与陶使君生死与共……”
“放肆……”曹操淡淡道:“他刘备不过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竟敢来同我做对,传令下去,破城之后,徐州城男女老幼,全部斩尽杀绝,以慰家父在天之灵……”
闻言,曹仁心中震了:“主公,这……”
曹操忧愁地低喝道:“吾等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供养几十万战俘。”
看见曹操不耐烦,曹仁心中略有不快,但还是双手抱拳道:“末将明白了。”
曹仁出去了之后,荀彧又走了进来。
“主公,败报到了。”
原本还是夹菜的曹操,听到这话,惊得抬头,一脸严肃的望着荀彧,道:“兖州真的出事了?”
“正是!”荀彧淡淡道:“昨天夜里,刘平率兵三万偷袭许昌,许昌沦陷,吕布与刘平合谋,一举,偷袭了陈留,陈留已被攻克,城中吾军残部,正在浴血奋战中。”
语音刚落,曹操怒喝一声:“恩呀!!!!”猛地把饭往案板上一扣!
“吕布一介匹夫!他哪里来的如此胆识!竟然偷袭吾的陈留!”
“主公,陈宫做了吕布的军师,这是吾早就给你说过的。”荀彧淡淡道。
“喔……”曹操点了点头,怒火瞬间被降了下去,道:“这就不奇怪了,不奇怪了,原来是陈公台指示他……”
“主公,吾还怀疑,刘平与吕布已经联盟,一人攻许昌,一人攻陈留,公分兖州之地。”荀彧道:“主公,兖州一旦失陷,那吾等数万大军,可就无家可归了。”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道:“传命,全军即刻回师兖州。”
“主公,那徐州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