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2)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此诗一出,李存义猛地睁开了双眼,嘴里喃喃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董卓,王允,袁隗,皇甫嵩等人以及在座的gāo • guān,纷纷抬起了自己的头,目光诧异得看着刘平,嘴中喃喃念叨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他们仔细品味了之后,小声的议论着道:“此赋惊世骇俗,竟有此人做出。”
王允心有所想,不说其语。
袁隗则是感叹不已,喃喃道:“好赋,好赋!”
(感谢那个书友很长一串数字的两张推荐票,小弟铭记于心。)
…………
突然间,李存义仰天大笑:“好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早就听闻天机子能言善辩,学富五车,此赋惊世骇俗,必能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人死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董卓,哈哈哈!今天就算是某死了,总有人起来反你!”李存义高喊完刘平的诗句之后,猛地朝董卓扑去!
董卓何人,西凉军统帅,汉朝丞相,怎么会被这小小的儒生给惧,直接一剑朝着李存义刺去。
朴茨!
剑刺过血肉的摩擦声,犹如死神敲响的钟声,让王允等人心神震撼。
扑哧!
又一声,董卓把剑猛地抽回,李存义猛地高喊一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众目睽睽之下,李存义身子开始倾斜,嘴角与胸膛流出的血液让整个朝堂充满了浓浓的血腥味。
刘平这才意识到自己是有多么的愚蠢,在这种情况,居然念出这首诗来,以董卓的那个疑心,自己肯定又要被严重的怀疑。
唉,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血液顺着剑身流躺于剑尖之上,剑尖的血滴答滴答地滴落在红布上,扣人心弦。
刘平叹了一口气:“臣是好臣,就是跟错了主子。”
刘平故意说这话,就是为了打消董卓心里的疑惑,但董卓是将信将疑,刘平也知道,就这么说一句话是不可能打消董卓的疑惑。
“诸位汉朝老臣,你们也都看到了,汉室衰微,只有相国才能救汉室于水火之中,你们切莫像李存义一样,迂腐不化,何为汉相,何为汉贼,只要能救得了汉室,便是天人,所以,相国就是这天人!”
刘平此话一出,王允等人心中颤动,若是没有董卓在此,他们恨不得将刘平挫骨扬灰,竟敢说出如此大不敬之话。
董卓冷笑了两声,道:“哼哼,听到没有,人家刘爱卿算的天机之术,早就知道咱家是上天派下来拯救大汉王朝,而你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挠咱家,今儿这李存义便是下场!以后切莫阻我,拯救汉朝呐!”
“臣等皆听相国之言。”百官,包括刘平齐声道。
听到董卓笑了后,刘平这紧绷的心才松了下来,晃了一眼被拖走的李存义的尸首,地面上的血影被拖出了长长一条。
刘平心里面庆幸道:“幸好自己机灵,不然刚才自己就是下一个李存义了。”
董卓叫喊道:“太常卿,就照刘爱卿所念,即可拟旨,讨伐逆贼!”
第三十二章舌战群儒
“是!臣即刻拟旨。”太常卿趴在地上,颤抖的声音回答道。
果然这朝堂shā • rén的效果就是不一样,扣人心弦,震慑心魂。
本以为这就差不多要完了,刘平也慢慢地走下了台阶,刚准备走向门口,却听到董卓笑了,而且还是笑的十分贼。
刘平顺着他贼笑的目光看去,竟然是对着王允,暗想,莫不成今日王允也要洗白(地方口音,也就是死掉的意思)
下了台阶立马往右拐朝后面走去,跪坐在垫子之上,暗暗地目测着这一切。
董卓贼笑着,目光充满笑意,右手宝剑猛地没入到胸前脚下的石块,双手扶着剑柄:“王司徒,王大人。”
原本还沉浸在李存义的伤痛中,突然被董卓给叫到,他有些呆滞,感觉整张脸更加枯萎了,仿佛又老了十岁。
双手作礼,有些胆颤,但毕竟他还是汉朝老臣,这些大风大浪虽说有些震撼,但也不足以完全撼动他,喃喃道:“董相国。”
刘平眯着双眼盯着董卓,暗想,这董卓肯定又是拿王允开刀,再顺便便再给他们来一记响钟。
“一月前,是你的六十大寿,对不?”董卓微笑道。
别看董卓此时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一脸笑嘻嘻的跟王允说法,可隐藏在笑容下的刀剑是最难防的。
王允面色枯黄的点了点头,语气里面充满了无奈:“是…”
说这话时,那尸首已经完全被托出了大殿,四个太监正在擦拭着地面的血迹,在董卓问话的时候,地面已经擦拭干净,但空气中仍然有刺鼻的血腥味。
还有一股浓浓的沉重感。
“足下在府上大排宴席,对不?”董卓问道。
王允眉头一簇,在别人看来,他眉头蹙不蹙都一样,点了点头:“是。”
董卓依旧微笑:“足下请了那么多公卿大臣,为什么不请咱家啊?”
当董卓问道最后一句的时候,他还刻意弯了弯腰,略显诚恳。
王允嘴巴动了动,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歉意道:“老夫贱降,寒舍简陋,在下不敢惊动相国。”
闻言,董卓斜视王允,铮的一声把剑拔了出来,剑伴其鸣,让众人包括王允也随之抖了抖肩:“莫非是,你那一杯寿酒,咱家不配喝吗?啊?”
王允脸颊抽了抽,吞了口唾液,道:“寒舍的酒…酒…酒酸。”
听到此话,董卓笑意满面道:“酒酸,呵呵呵…酒酸……”
突然,董卓的笑声戛然而止,怒道:“可咱家说了!不怕酸!不怕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