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越南1954 > 分节阅读 150

分节阅读 150(1/2)

目录

着一个消失在漆黑的热带丛林里。

特种部队二大队任务最艰巨,必须尽可能保存体力。

所以不走陆路,而是选择相对容易被越g发现的水路,包括第5步兵师侦缉队在内的220多人,分乘28条橡皮艇,身着丛林迷彩服,脸色抹得乌黑,在沉闷的汽油引擎声中,从营地边的小河出发,进入西贡河干流,然后顺流而下。

“王参谋,他们那是什么枪”

侦缉队机枪手郝永参加过两次特种兵选拔,两次都被刷下了,对装备精良、趾高气昂的特种部队很不服气,扶着艇边的绳子一脸羡慕地问。

前侦缉队副大队长、现师部作战参谋王心钧搂着冲锋枪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道:“a,美国最先进的自动步枪,全自动射击,配备能装填20发子弹的铝质弹匣,射速每分钟700到800发,重量轻,装满子弹也不到12斤。他们的好像改装过,枪口比我培训时见过的短,枪托也被改成折叠式的,应该更轻。”

郝永下意识看了看战友们用的4,忍不住嘀咕道:“怎么不给我们装备,难道我们是后娘养的。”

“别瞎说,子弹不通用,人家那是小口径。而且那枪去年才出来,没批量生产,美军都没装备,他们是从武器市场上购买的。”

班长忍俊不禁地笑道:“人比人气死人,你羡慕特种部队,其他人还羡慕我们呢。”

第5步兵师主力部队使用的全是二战货,4只装备侦缉队,虽然显得比较笨,携带dàn • yào量有限。但威力大、精度高、射程远,对于只在防区周边转悠的侦缉队。绝对可以称之为一款好步枪。

有传言第5步兵师有可能会被整编,身边这些兄弟将来都要各奔东西。当这么多年兵,打那么多年仗,没一技之长,难道全去安置村种地

想到他们将来要么会去干警察,要么会加入工业村保安队。要么留在鹦鹉角地区继续与越g周旋。王心钧决定让他们开开眼界,多点见识。

于是睁开双眼,指着前面橡皮艇上模糊的人影说:“他们外面穿的是战术背心,富国岛工业大学专门设计的,哪个口袋放弹匣,哪个地方挂手雷都有讲究,同样负重几十公斤,穿战术背心就不会那么吃力。

战术背心里面套的是防弹衣,确切地说是防破片背心。shǒu • qiāng用的是点38左轮。有消音器,能防水,对付暗哨和狗不会发出太大动静。

他们用的0机枪也改装过,枪管短。没两脚架和准星,枪管尾部被钻痛,重新安装消焰器,后瞄准镜也没有,连枪托都换成一个手柄。不仅比我们的轻,只有25斤,而且比我们用的短。”

在第5步兵师。谁要是这么干,谁就是损坏武器。

郝永彻底服了,想了想之后又问道:“那大个子身上背的什么,看上去不像电台。”

“夜视仪,高科技,晚上可以看见敌人,敌人却看不见他。不过据说那东西不是很靠谱,经常出问题,属于试验性装备。而且特别耗电,大个子身上背的就是电池,好像只能用一两个小时。”

一个前不久刚从民兵自卫队调进侦缉队的士兵,对特种部队的武器装备不感兴趣,而是小心翼翼地问:“王参谋,司令部长官明知道越g老窝在这儿,我们被俘的兄弟也被关在这,为什么不多派点人”

新兵就是新兵,不管军事素质有多好,打起来有多勇敢。

不等王心钧开口,郝永便眉飞色舞地说:“不光司令部长官知道,西贡那些gāo • guān估计也知道,可知道又能怎么样人家有腿,会跑,而且在**内部和驻地周围有好多探子,你一动,他们就能收到风声,所以说人多不一定管用。”

“是啊。”

王心钧微微点了下头,低声补充道:“从西宁到这儿一百多公里,地形那么复杂,凭第三战术区那几个师根本拿不下他们,人来多了他们往柬埔寨跑,人来少了他们打伏击。我们不一样,我们是绕道柬埔寨抄他们后路。

不过你说得有几分道理,这次兵力确实有些少。但上面有上面的难处,一是要防止打草惊蛇,不能派太多人。二是要顾忌到国际影响,不管怎么说柬埔寨也是主权国家,你不能大张旗鼓派兵进入他国领土。”

“那就是侵略。”

“侵什么略,依我看他们跟越g就是穿一条裤子。”

正聊得火热,前面用红色手电发来提高警惕、减速慢行的信号。

已钻进越g肚子里,周围随时可能出现敌人,谁也不敢懈怠,一个个端起枪,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准备应对有可能的伏击。

特种部队二大队6分队的橡皮艇,航行在最前面,与大部队拉开约700米距离,分队长罩着油布,用手电再次确认位置,旋即打了个手势。

引擎关掉,两名步枪手放下武器,换上小桨,一边慢慢的往右前方划行,其他队员严阵以待,警惕的观察河岸,大约划了五六分钟,岸边传来几声鸟叫,三长一短,在宁静的夜空下显得格外清晰。

分队长钟国兴按照作战计划中规定的接头暗号,立即加以回应,不一会,河岸边出现一个人影,一个劲朝小艇招手。

6分队比其它分队多一个人,蒯台龙是昨天下午才加入的,中尉军衔,据说来自第四战区情报处。事实上他并非现役军官,连军人都算不上,而是“越华文艺研究会”情报部门人员。

他与分队长对视了一眼,端着步枪翻身下艇,一步一步蹚水上岸,队员们紧张到极点,生怕这是一个圈套。

“荒城临古渡”

岸上的人不假思索地回道:“落日满秋山”

尽管对眼前这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蒯台龙仍用客家话低声问:“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岸上人把他拉上岸,激动不已地问:“蒯先生,您怎么亲自来了”

方乐先,如假包换的客家人,薄寮特训班一期,1956年化名阮文乐打入越盟,为了让在敌方内部站稳脚跟,进而被越g委以重任,蒯台龙在桂青山授意下不止一次出卖过**。

事实证明,之前的努力没白费。

他从古芝地区的一个普通游击队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南解的营级干部,去年三月,甚至被调到南方司令部,协助南方局的一个首长负责后勤工作。

“你在这么危险的环境下坚持那么多年,我为什么就不能冒一次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