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3/3)
吴廷琰摇头道:“别这么说,这个世界上谁没私心?要不是为了他的同胞,他根本用不着倾家荡产,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为政府奔走。”
动员华商投资实业,发展国家工业和经济。推动在越中国人入籍,想方设法促进民族和解民族团结,这些全是政府要做的。
“不管怎么说目标一致。”
论关系,李家与阮文馨的关系更深。
在这个谁也不看好新政府的时候,他毅然选择站在政府这边,甚至不惜抛头露面去河内海防组织难民南撤。更何况人家不是现在才支持,早在奠边府战役时就在国外奔走。
把几万侬人安置到最危险的地方已经很过分,吴廷琰不想因此而影响到相互之间关系,顿时脸色一正:“多一个人支持比少一个人支持好,以后不要说这些不团结的话,尤其不能当为民面说,不然他会寒心的。”
吴廷瑈当然知道李为民不是想要兵权,只是想侬族安置点能够自保,连忙道:“怎么可能呢。”
第八十五章居安思危
与“自由之路”行动同时展开的还有一个“自由行动”。该行动由国防部负责,旨在接管南越最南部的金鸥省。
昨晚接到命令时,张程俊有些突然。
老师和美国顾问曾说过,全部培训课程需要13周,而他们这一批国家乡村工作队后备干部才培训一个半月。
这是一个采用越盟办法培训干部的学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倒背如流,像越盟的培训班,只不过培训的是反越盟干部。
刚开始时,学校准备从西贡各政府机构招募志愿人员,但这个计划很快就泡汤了。西贡文职干部不愿意被泥巴弄脏双手,不愿意去农村工作,喜欢城市生活,看见培训班学员全穿农民一样的黑色衣服,每天在地里摸爬滚打,一个都没来,认为他们全是疯子。
后来政府想到那些早逃过来的北越难民,就去难民营打广告,问你们愿意为新政府服务,政府现在有工作提供给你们。这一招挺好使,许多曾在北方法属殖民地政府部门干过的职员和失业学生纷纷报名,第一批招到400多个。
学校管理很严,一进来就要脱掉时髦的衣服,改穿南越农民的黑色三婆装。
一切设施全靠自己建,包括教室、宿舍、食堂、活动中心,刚开始那几天甚至露天上课,晚上只能睡在地上。
口号全是越盟式的,比如“权力属于人民”、“争取民族dú • lì”。课程安排很紧凑,包括行政机构管理、体能训练,学习使用农具和武器等等。
并且有许多实践课程,每上三天课就要去郊外农村实践两天,帮助农民建房、修路、修桥、打水井,以及建立乡村自治管理机构等等,搞得太像越盟干部,上次出城实践时,在那个村庄附近巡逻的国军差点向他们开枪。
张程俊是第一批学员中的23个华人之一,接到命令后便于同学们一起请假回堤岸与父母道别。联合会消息比想象中更灵通,知道他们明天要走,义安中学分会特别举办了一个欢送仪式。
“程俊,要不是家里不同意,上次我肯定跟你一起去报名。”
吉会山家有钱,根本不用为工作发愁。
张程俊拍了拍老同学胳膊,摇头笑道:“吉大少爷,你家允许你也受不了培训学校那个苦。我们是没办法,要是有更好出路,才不会去当乡村干部。”
“当干部多好啊,有李先生罩着,你们迟早能干上乡长、县长。”
为了给他们这批同学送行,何天明专程从海防坐飞机回来的,见人到得差不多了,意气风发地说道:“同学们,我们已经迈出了积极参与政治和军事的第一步,张程俊、王书宾、蒋桂贤等23位同学是第一批,接下来我们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不久的将来,政府里会有更多的华人干部和军官,可以像李先生一样为华人说话,为华人争取应有权利……”
张程俊好奇地问:“军事,理事长,你是说有同学参军了?”
何天明微笑着确认道:“有,而且不少。陆军38人,空军16人,海军12人。有的要在国内培训,有的要去国外培训,现在是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