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风华绝代丈母娘(2/4)
从此之后,程建国就在部队里日新月异。四年之后,他当了连长,探亲回家,和吴英举办了婚礼。
以后的一年,就有了程晓。
程晓五六岁的时候,程建国提了营长,吴英就带着程晓随军了。
在随军这段时间里,吴英自修了高中课程,被部队家属单位推荐上了大专,回来之后,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学公办教师。
紧接着,吴英就带着程晓,调回了家乡所在的城市临水,在临水中学当了一名中学教师。
至于为什么不随军了,非要回到临水?程晓问的时候,母亲总是支支吾吾,说一堆各种各样的理由,前言不搭后语。
在周大林想来,程晓父亲服役的地方,过于艰苦了,才是吴英不愿继续随军的主要原因。
程晓自五六岁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上小学以后又和父亲分离,直到初中毕业,父亲转业回到临水,一家人才重新团聚。她对父亲是比较陌生的,对他的记忆,也是从中学毕业以后开始的。
而中学以后,正是九十年代中期,全社会最注重学历的时候。程晓的眼里,就只有父亲严格督促她学习的严厉了。
军人出身的程建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着军人深深的烙印。什么不许做就是不许做,什么必须做到就必须做到,没有任何条件可讲。
所以,程晓怕父亲,不敢违抗父亲的任何命令。因为她的抗争永远不会赢。
中国军人的骨子里,是没有输这个词汇的。这是这支军队自建军以来,就严格奉行着的宗旨。在她的下级军官这里,这条铁律被深深刻进骨子里。对要达到的目的,没有条件,也不问为什么,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就是把命豁出去不要,目的一定要达到,也一定能达到。
正是这个精神,让小米加步枪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十六国联军,对抗现代化的飞机大炮,一样可以取得胜利,震撼世界。
让那些内外fǎn • dòng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伟人铿锵有力的话语,也必将刻入他们的骨子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如此,拥有如此军人的,我们的祖国,必将战无不胜,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和这样的军人抗争,结果可想而知。程晓也就是这样,变成乖乖女的。
做为母亲,吴英首先关心的,自然是女儿的生活。上车以后,她就要周大林送她去程晓的宿舍。
于是,周大林就拉着母女俩,回了租住的房子。
房子还算不错,里面居然安装了空调,且是和刘璐一起住,这个也让吴英比较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