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8(2/2)
楚江秋不由得摇了摇头,看起来太子对于怎么拿捏读者这一方面,的确是不擅长啊!
这不废话呢么!在明末那会,谁擅长啊?
想了想,楚江秋对太子说道:“太子殿下,这样,你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吧?你现在赶紧回去休息,这样,我来给你润色一下,等明天早上你再看一下!”
太子见楚江秋仍然不满意,忍不住失望和不服起来,不过还是听了楚江秋的话,下去休息去了。
太子认为自己写的很好啊,很热血很激情很澎湃啊,怎么楚大哥就是看不出来孤王写的有多好呢?
别是楚大哥自己文笔不错,但是在欣赏上有问题吧?
额,这种就是大众心态,老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写的很好。
就如同现在的网络作者一般,老是感觉自己写的比好多大神都好,为什么就不火呢?
殊不知你在很多方面,其实比那些火的大神差的远了,自己的缺点自己通常都是看不到的。
太子离开之后,楚江秋皱眉凝思,对报纸进行着修改。
后来干脆不修改了,楚江秋对太子的选题就不甚满意。
酝酿了一番,楚江秋纸笔书写了起来。
楚江秋也曾经当过网络作者,写过几部网络小说的,小白文的功底还是有的。
对于这种报纸上的文章,无非就是热血煽情,当然了,如果能再加上一点点的爱情和暧昧的话,那就更好了。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深夜,楚江秋还没将一份报纸需要的文章全部写好。
婉儿和入画没有入睡,而是在旁边端茶递水,剪烛添香……
第二天一早,太子就赶了过来,楚江秋哈气连天地起床将新改好的报纸底稿拿给他看。
初时看时,太子是很不服气的,感觉这文笔太小白了,一点含蓄都没有,就这种文笔,比起孤王来差的太远了。
(本章完)
第288章大明第一张报纸问世
这么直白的文笔,简直就太丢咱们文人的脸了。
堂堂苦读十年诗书的文人,怎么可以用这么直白的文笔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文笔虽然直白了点,但是读着还是蛮舒服的。
很快的,太子朱和城就融入到整篇文章里面去,逐渐的就忘掉了文笔的事儿。
他的思想被文章深深地感动了,他的心情随着文章的跌宕起伏而发生着变化,看完整篇文章之后,他不由感觉到心里沉甸甸的,引发了他很多的思考。
半晌之后,太子才回过神来。
这就是楚大哥所谓的白话文文章吗?
写的真是太好了!
原来用白话文,竟然可以做到这一点。
太子忍不住拿起自己起草的底稿,看了一篇自己写的,意思和这篇相差无几的文章。
看完之后,太子只觉得汗颜不已。
原本自己认为是花团锦簇的文章,如今看来,简直就是堆砌浮雕,根本就没什么内涵可言。
到了此时,太子再也不敢小觑白话文文章了。
然后太子忍不住看起了第二篇,这一篇是讲血泪的故事。
看到最后,太子忍不住流下泪来,怎么都止不住。
半晌之后,才从莫名的悲愤中稍微恢复了过来。
到了这时候,太子不得不承认,白话文的确有白话文的好处。
如果是用古文的话,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接着是下一篇……
通篇看完,太子对楚大哥的文笔,不由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由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这些文章,角度新奇,思路新颖,感情丰富,或催人泪下,或鼓舞人心,总之一句话:写的忒特么的好了!
其实这些文章就是楚江秋信手拈来,随便写写,最多用了七八成的功力而已。
现代文章的那些煽情、夸张、装逼打脸的情节,楚江秋统统都还没用呢!
并且楚大哥对报纸的整体排版也有着独特的构思,排版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整体画面极具美感。
不过在读完整篇报纸之后,太子朱和城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由问道:“楚大哥,你不是说要在报纸上刊登新型农作物的播种经验吗?可是在报纸上并没有看到啊!”
楚江秋一排脑袋说道:“我已经留下地方了,险些给忘了,来,我来给添上!”
楚江秋从太子朱和城哪里接过报纸,当下在太子认为是故意留白的下方,写下了一行小字。
本期为免费增刊,从下一期开始,本《大明月报》将会连续刊登新型农作物的栽培等经验,敬请关注。同时本刊还会连续刊登抗击倭寇得后续事宜,敬请期待!
霍,合着第一期是免费的,就是打个广告,然后再第二期收费的报纸上,才会刊登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再次校验了一番,太子拿着报纸,兴冲冲地去找史可法和洪承畴去了。
史可法和洪承畴阅读了一遍报纸之后,不由得也被白话文的魅力所折服。
并且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报纸都是面向老百姓的。
楚才子的这种写法,会让那些老百姓听一遍就能够明白是什么意思。
而如果用文言文来写呢?势必要让那些识字的人来翻译,这样一来,不但大大降低阅读的快感,说不定中间还会出现翻译错误的地方出现。
报纸的发行,必须要掌握在朝廷手里,当然了,掌握在太子手里,也就相当于掌握在了朝廷手里。
不过审核之人,绝对不能由太子一人说了算,必须要有朝廷大臣的参与。
不过现在太子的意思是准备尽快推出报纸,因此太子就迫不及待地来找史可法和洪承畴来了。
史可法和洪承畴仔细审核了一番,没发现什么违规之处,便点头表示了赞同。
既然如此,报纸就可以发行了,真是太好了!
太子朱和城找到楚江秋,让楚江秋快速答应出十万分大明月报出来。
按照楚江秋的意思,这种大明月报,已经要经常印刷,直接用大明的印刷业来做就成了。
不是楚江秋藏拙,实在是他现在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