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9(1/2)
制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传统作法,提高短期贷款利率。
而事实已经证明,在前三次冲击也就是去年十月、今年一月、六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正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刚也因此被戏称为“任一招”。
对付对冲基金,只有一招儿显然是不行的,但是有一招儿总比一招儿都没有强点儿。
在陈明洛看来,虽然利率的上升会提高投机的成本,但是在这一次国际炒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与以往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炒家没有进行即期拆借活动,而是预先屯集了大量的港元。
这些港元来自多方面,但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在今年上半年在香港发行的一年至两年期的港元债券,总金额约为三百亿美元,年利息为11%。
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将这些港元掉期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对冲基金。
正是这些港元,成为对冲基金攻击香港金融市场的低成本筹码,使投机者具备了在汇市进行套利的有利条件。
而对冲基金又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大量的远期美元以平衡风险,据说索罗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总金额约四百亿美元的买入合约,到期日为明年二月。
自去年十月以来,国际炒家已经三次在香港股、汇、期三市上下其手,这三次均获得了惊人的暴利。
而现在,国际炒家即将再次通过对冲基金接连不断地狙击港币,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显,他们对港币进行的只是表面的进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标。
声东击西是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投机活动的惯用手法,并多次获得了成功。
陈明洛这一次过来的目的,说起来实在是有些惭愧,他不是救急来了,而是添乱来了,他跟白胖子的想法都是觉得自己的资金规模反正很小,就算是在正面战场中帮助特区政府,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儿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赚点儿零花钱算了。
陈明洛看了一阵子股市和期市的行情,心中差不多就有底了,这才去吸了一把脸,然后顺手舀起放在桌面上的遥控器,打开了电视,一个频道一个频道地搜索,看看有什么自己可以看的懂的节目。
但是很遗憾,这边儿说的都是粤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说普通话的,却都是一群人坐在那里喷口水,不知道主题是什么?
陈明洛看了一阵子,也就没有了心情,正在踌躇之间,却发觉杨吉儿已经醒过来了,正揉着眼睛靠着门框看着自己。
“你这么快就醒了?”陈明洛有些诧异地问道。
“你不看看都几点了?”杨吉儿指了指对面的挂钟道。
陈明洛回头一看,果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七点钟了,距离他们来到这个别墅,居然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
月中了,求月票支持,谢谢大家
正文第四百六十二章兵不厌诈
笔下中文更新时间:2011-4-2312:38:07本章字数:7558
第四百六十二章兵不厌诈
杨吉儿这么陈明洛也觉得时间不早了,没想到不知不觉居然过了这么长时间。
“那我们一起洗个澡,然后去吃饭好了。”陈明洛对杨吉儿说道。
“滚,流氓,谁要跟你一起了――”杨吉儿白了他一眼,自己倒是先进了浴室。
听着里面哗啦哗啦的水声,陈明洛倒是有心闯进去的,不过考虑到在外人的地盘儿上,总是觉得有些不大安全,心里面虽然有些痒痒,但是脑袋还是比较理智的。
不过呆了一会儿,浴室里面的杨吉儿忽然叫了起来,听起来非常吓人的样子。
“怎么了?”陈明洛立刻跳了起来,猛地冲了进去。
只见杨吉儿缩在角落里面,紧紧地抱住胸口,有些惊恐地看着地板上的一条草花蛇,身子有些不住地发抖。
陈明洛抓蛇是相当有经验的,一把下去就掐住了它的七寸,然后用手上下一抖,那蛇的骨节就被他给抖脱了,立刻软绵绵的再也没有了凶相。
“一条草花蛇而已,没事儿了――”陈明洛掀开马桶盖子,将蛇扔了进去,然后按动冲水按钮阵水花漩涡中,那蛇就顺着下水道不知道流到什么地方去了。
杨吉儿被吓得不轻,毕竟女孩子最怕什么蛇啊老鼠啊蟑螂啊什么的东西,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现浴室里面有一条蛇,自然是非常恐惧的,陈明洛抱着她安慰了好一阵子,才算是将她的心情给平静下来。
“早说跟你一块儿的嘛,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陈明洛抱着软软的美女身体,心里面还是狠舒坦的,尤其是一双手还可以在杨吉儿光洁的后背上顺手揩两把油,果然美不滋滋的。
“浴室里面怎么会有蛇?”停了一阵子,杨吉儿才反应过来,推开了陈明洛,用浴巾擦干了身子,换上了衣服,然后就问陈明洛道。
“这种事情好像很常见吧――”陈明洛自然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想起自己以前看港片的时候,经常见到过这种情节,“估计是顺着下水道爬出来的,毕竟这些别墅都是在郊外,野地里面还能没有蛇啊老鼠啊之类的东西?”
在内地,即便是农田里面,也很难见到老鼠和蛇了,这些东西都因为大量使用农药的缘故,基本上已经在农田里面丧失了生存空间,说起来也是可怜得很呢。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之后,陈明洛也只是草草地冲了冲身上,然后换了衣服,和杨吉儿一起走出了房间。
谁知道早就有人等在外面了,见他们走出来,就上前说道,“陈先生,杨小姐,两位现在去用餐吗?”
“有安排晚饭?”陈明洛随口问道。
其实他这也是多次一问了,既然是白胖子安排的地方,怎么可能让他们饿着肚子?
在国内有一句话说得好,吃在广州,穿在杭州,娶在苏州,死在柳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