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大明军队弊端(2/3)
朱慈烺的眼里秦良玉的六十万白杆军能有二十万合格就不错了,这次的战役结束朱慈烺也是准备好好给秦良玉的军队瘦瘦身。
夜间很快就过去了,孙传庭的军队打扫完战场已经是凌晨的五六点左右了。都是按照朱慈烺的要求深挖深埋立碑所以战士有很多抱怨,第二天的天亮的时候孙传庭也是将队伍又拉进了营地。
不过此时的队伍里面已经出现了许多声音,不过孙传庭没有理会毕竟不可以拿这些人和朱慈烺的卫军比,根本就不再一个档次上对此孙传庭也是颇为无奈。
再说孙传庭也是代为指挥主帅毕竟是秦良玉,所以士兵也是多有不服毕竟谁让孙传庭是个外来户呢!这也是直接导致了后续的一些事情的发生,那时候的这些人也是知道军队还有“军容军纪”这件事。
白杆军也就是川军自古就是身负英名,多以吃苦耐劳著称。白杆枪其实就是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就这样的装备也是屡建奇功。
后来在朱慈烺的支援下装备已经后勤才有了保障,也是直接导致了一路压着张献忠打。要不是朱慈烺过来再给秦良玉一些时间也可以收拾了张献忠,由此可见白杆军的战力还是很强的,
其实大明的最后的军队没有了战斗力和“屠夫”朱元璋有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当时的朱元璋为了节省军队支出,所以采用了卫所制直接导致了军队的战斗力逐渐下降。
卫所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呢?其实就是一种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建立军事卫所的一项军事制度,它隶属于兵部,为士兵划分军田,其特征是“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农田”。
由于一种特征的世代相传,权力在交接中变了味道,使得军田兼并严重,卫所制开始走向破坏。再加上兵农不分直接导致军对的战斗力下降,就好比你让一个常年耕种的农民直接上战场能打赢吗?
......
此时的孙传庭坐在大帐有些气恼,有些感觉自己指挥的有些吃力。自从见到过太子的太子卫军,就觉得其他的军队相比较而言就是一推垃圾一样。
同时间的张献忠也是一样有些懊恼,自己一夜没有睡觉一直在府衙等待着好消息,就连自己最疼爱的小妾也是没有去光顾。
可是自己没想到等来的结果是自己折损了一万骑兵,可是自己的人连朝廷军队的面都没有见到。这下可是气的张献忠呼吸都有些不顺了,差点直接就嗝屁了。
要不是艾能奇是自己的义子自己也是比较了解,估计自己都觉得是有人畏敌怯战了。可是张献忠自己还是有些怀疑自己的义子,毕竟可以坐到大帅的位置那个不是个人精。
“你是说你夜袭的时候西门的守军就已经撤退了?然后有一股军队引诱你进了陷阱,朝廷是如何知道我们要夜袭军营,难道是朝廷在我们这里安插了眼线?”
此时的张献忠也是不可置信的继续问道,然后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此时大厅里面的所有人。其实是他不知道此时的四门都是在太子的军队监视下,而且每个小组的士兵都是配备了高倍的双筒望远镜。
大明虽然也是有望远镜,可是都是一些那种可以伸缩的单筒的望远镜。经过朱慈烺改进也是将倍数提高了许多,再加上侦察兵都是通过旗语来传递消息的当然速度很快。
至于晚上朱慈烺则是制造了一些带有荧光的旗子来传递信息,这也是造成张献忠开始猜忌手下是不是有人被朝廷给策反了。
“义父,孩儿倒是觉得不像是有人告密。要是有人告密孩儿觉得朝廷的军队就不是撤离而是直接伏击我们的骑兵了,而且当时我们抵达军营的时候也是看出他们撤离的很匆忙!”
“所以孩儿倒是觉得他们应该是在每个城门口都是安插了斥候,见到我们出兵他们就可以快速的做出反应了。”
此时的艾能奇也是微微的思考了一会儿后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毕竟要是有人告密估计自己也是可能回不来了。
大厅里面的所有人也是集体给艾能奇投去了感激的目光,毕竟被张献忠怀疑可不是一件好事。整不好哪一天就直接找个理由就把你咔嚓了,张献忠也是觉得艾能奇说的有些在理也是暂时放下了心中的怀疑。
可是自己对艾能奇倒是有些不放心了,毕竟现在在张献忠看来你小子的一万人陷入重围。你自己倒是自己直接来了一个见死不救直接撤军了,多少已经怀疑自己这个义子是不是有些想反自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