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圣帝 > 第4章 朱慈烺降生

第4章 朱慈烺降生(1/4)

目录

二月初四日,京城虽然一片萧条,皇宫中却是另外的一边景象。

皇城周围开始戒严,不准任何人进出,再怎么说这也是崇祯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嫡子!说不定还是未来的太子呢!

“通知厨房多准备热水。”

“将需要的药材都准备好,药锅都准备好!”

“快,都动作快点热水端进来!”

“都别愣着,将准备的东西都拿过去,快!!”

.......

坤宁宫内所有宫女、太监、以及产婆和太医都在忙录着,各司其职。

平时一直兢兢业业的管理朝政的崇祯也是没有上朝,一早就站在门外,激动地来回走动听不下来。

王承恩也是跟在崇祯身后来回走动。

“你别来回走了,看的我的头都晕了!”崇祯对王承恩说道。

这时王承恩心中一句“MMP,是你在一直走吧,咋还懒到我头上了?”不过口中却连连称是。

这也算是崇祯的一个缺陷,总想着当明君不想有任何错事,一有错就往下推,就说都是你们的错你们鼓动我的一推二五六。

最具代表的就是和满清议和了,崇祯十五年四月崇祯征求首辅大学士周延儒的意见,是否需要和满清讲和。周延儒深知自己这位皇帝的秉性,知道他从不肯为臣子们担当,何况是这种涉及到江山社稷、千秋名节的大事,搞不好自己就会成为皇帝的替罪羊。

于是,我们的内阁首相低着头,仿佛睡着了一样,任凭皇帝催问,死活就是不开口说话。气得皇帝拂袖而去,只好私下里命令兵部尚书陈新甲派人与皇太极秘密和谈。皇帝让他“便宜行事”,就是自己相机行事看着办的意思。然后,再三再四地叮嘱陈新甲一定要保守秘密,“密图之”,不要让外面的人们知道。

此次议和,明朝方面派出的代表团将近一百人。他们担心满清方面不友好接待,还特意携带了四十余车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没想到,皇太极对此次议和高度重视,他专门安排大臣出城远迎三十里,接待规格极高,令全体明朝使团成员大喜过望。从现有史料判断,很难说皇太极是在施展计谋。

当时,满清决策层包括皇太极都不敢相信大明朝是真心议和,认为只是缓兵之计。为此,皇太极专门请洪承畴辨认笔迹,确认大明朝的官方文件确实出自崇祯皇帝的手笔,这才十分认真地开始谈判。

皇太极十分清醒理性。认为要明朝称臣纳贡根本不可能,只要能够达成和议,他愿意去掉皇帝称号,尊明朝为上国,自己愿居属国地位。他明确表示,大清征服的地盘已经巨大,足够统治,征伐战争给双方都带来痛苦。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皇太极开出的议和条件在军事上基本以维持现状为主,在政治上做了较大让步,在经济上要求通过互市占些便宜,应该算不上特别苛刻。特别是,在给崇祯皇帝的长信中,皇太极态度持平,隐隐暗示出只要大明诚心诚意讲和,自己还可以作些让步。

就这样,双方实际想法已经十分接近,若就此达成合约,大明将立即从腹背受敌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得到极其宝贵的喘息时间,后来的中国历史很有可能将就此改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