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2.再论(3/3)
“朝廷审了恐也难以让他们信服。”刑部尚书。
“的确,朝廷可以避嫌,可找一些儒生,他们未入朝,无朝廷中人情世故,爱憎分明,通过公开的方式审理,让百姓监督见证。”道之。
“如果他们还是不服呢?”刑部尚书。
“他们不服没关系,只要东福百姓服就行。”道之。
“吏部尚书,你认为如何呀?”东福王。
“不妥吧。”吏部尚书。
“臣认为甚妥,儒生审理,衙门旁听,百姓监督,合情合理。”礼部尚书。
“怕是儒生没有办案经验,只怕心有余而力不从。”工部尚书。
“既然都是善良百姓,而非作恶多端的奸诈之徒,只要熟悉律法,审理不是难事,如果是作奸犯科的惯犯,那就无需留情,刑部可直接出手。”礼部尚书。
“好,礼部尚书就来负责此事,刑部协助。”东福王。
~
散朝后,其他三位尚书走到一起。
“如今大哥不在朝,咱们三个有点力不从心。”工部尚书。
“以前,大哥一呼吁什么事就能成,现在我们三个左右不了朝政了,我看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咯。”刑部尚书。
“哎!谁知会成现在这个样子。”吏部尚书。
“当初我们应该力保大哥,陛下也拿我们没办法,就算反叛,只要我们几个团结在一起,东福王恐怕也只能退位。”刑部尚书。
“丢车保帅,即便二哥死了,只要保住大哥,我们有四个人,在朝中还是占多数,朝政还是我们说了算。”刑部尚书。
“都是这个道之,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吏部尚书已察觉出道之有些不对劲,心里开始觉得有些愧对户部尚书。
“道之怎么了?什么晚了?”工部尚书。
“二哥出事之前他突然出现,就觉得有些蹊跷,看来我们都被道之算计了,他用那些事来离间我们。”吏部尚书。
“你被他算计,我们是受你蛊惑。”刑部尚书。
“不管是不是被算计,他说的事都是事实,我那个小妾的根本不是大哥的远方妹妹,的确是个妓院风尘女子。”工部尚书。
“这也不能全怪我。”吏部尚书。
“现在就别再推卸责任了,我们不能再内乱了,不然我们去找找大哥。”工部尚书。
“大哥胞弟陈州刺史弄成这样,大哥气能这么容易消吗?”吏部上市。
“都是你。”刑部尚书。
“如今只有想办法让大哥回到朝堂,大哥才能消气。”工部尚书。
他们都意识到被道之利用了,陛下礼部尚书和道之三人已经紧紧的团结在了一起,朝局在悄悄的起变化,将来他们的处境会越来越困难,此刻他们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