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夜宿,国之重宝:时间机器(3/3)
但总算也没有白费功夫,这个当时号称全世界最精密、最先进的机械装置,没有落入金国人的手中。从那晚的厮杀当中,从金人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应该是想把它占为己有,当作是“大金国”发明的镇国之物,以为羞辱,号称工于“文史”、“科技”的宋朝人,曾经嘲笑,还是刚刚从噬毛茹血的原始部落,转变过来的愚昧无知的女真族人。
数日之后,主持修建了“万佛塔”的高僧居政大法师的师弟,年近百岁的居空法师,在霓雪儿的悉心调理下,康复了许多。
居空法师听闻此事之后,说年青时候,曾经跟随师兄一起去过繁华的汴京,师兄与当时看管“水运仪象台”的主事,熟识。曾经仔细观看和揣摩过这架庞大而精密的“时间机器”。
真是叹为观止,当时还差主要的构件没完成。“水运仪象台”,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祐七年全部完工。由北宋时期的苏颂、韩公廉等人主持修建,以漏刻水力驱动,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
其中的擒拿器是现代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等人认为,“水运仪象台”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鼻祖。这座“时间机器”,当时放眼全天下,真是可谓傲视全球、屈数一指的机械类大发明。
是当时科学经济空前发展的智慧结晶,是资本主义与科技革命交错萌发,初见端倪的标志性构筑器物。伟大而略显孱弱的宋朝人,如果不被北方蛮族频频发动的战争所拖累,如果不被后来突然强大起来,成为战争狂魔,被亚欧非次大陆版块上的人们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人打败、打懵。
那么,世界的历史肯定会被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会更加辉煌,几千年如一日的大放异彩,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大民族。以文艺和科技为先驱的“文艺复兴”,之后,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乃至轰轰烈烈的共产国际“法国式的大革命”,都会是先由我们这个伟大而特异的中华民族,首先引领、蓬勃发展,带着全世界人民,早早地走向“共和”、“民主”、“富强”、“科学化”、“现代化”……
有确凿的史料记载:“水运仪象台”高约12米、宽约7米,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全台分三隔,下隔为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为间密室,放置浑象等;上隔有板屋,中放浑仪等。(限于篇幅,此处对它的神奇构造不再叙述)。
其中浑象(转仪钟)一昼夜自转一圈,并且能够按照时辰准时报鸣。其中的擒纵器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位,毁于战乱之中,或许其中的关键部件,仪象图纸辗转流落于到亚细亚、东欧之地,反而让本来落后于东方的、僵持于中世纪文明中的西欧人,捷足先登。
不过,纵观人类历史,所有科学的、经济的、乃至于文艺成果,都需要与之相称的政治文明、军事文明做为它强大的后盾。请注意,军事和政治后面加了一个“文明”,两个字。
根据居空法师的回忆和叙述,钻研和描绘了一天一夜的霓雪儿,疲惫不堪,正想和衣入睡。只见窗外,官府以为奖励,前来修建遗红别苑和万佛塔寺的工匠们正忙碌不停。
隐约看到一个熟悉高大的身影,是很久不见、乔装打扮的杨弈和杨帼,兄妹俩人正专心致至地刨木、凿孔。霓雪儿的房门被推开,因为描图描得太累了,迎面是眩目的光线,一位美丽的白衣女子,身后跟着一位碧绿穿着的小妹子,推门进来,四处张望。
白衣女子温和地说道:“佛籽雪儿,你不是曾在清岩寺山上与神沟通、默念过:‘此世,劫难在既,旧之未了、新之初怀,一切不可为之过早……’。”
停顿了一下说道:“听人说,杨弈身怀的那把前世‘火箭枪’,转移到了你处。我只是奉命,来把它取回。”
霓雪儿不由地感到万分的悲伤和无奈,此中滋味,不知是甜还是苦,是雅萍?雅萍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