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静静的黎明(2/4)
叹了口气说:“可我这犟儿子盧秀,就死活不听,说什么人生在世、、、不能像你我一样窝囊一辈子。”
盧清父亲抽了口闷烟,接口说:“是呀,现今虽然天下不太平,尤其北方难民成群结队流落到南方,加重各地生计艰难。我们村庄族人,虽然说起来人多地不广,但在祖训教义、善意族长的带领、调配下,村中基本上各家也都能维持温饱、安居乐业。”
“要不然,怎么可能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本村盧氏先人,从只是一个被污蔑为螟蛉之人的流浪小哥,只得天时人和,在此处成家立业,开枝散叶,现如今已发展成为本县最大的单一姓氏聚居地。”
盧清母亲停下手中针线活,说:“大伯,等下我去劝劝盧秀,秀儿这孩子从小长得讨人喜欢,就是有些沉默。大妈身体不好,但我们是亲兄嫂,有我家一口饭吃,绝不会饿着大伯家。”
接着说:“我跟总族长夫人,有眼缘、聊得着话,盧秀这孩子又聪明,在本乡呆下去,肯定也能过个安康。唉!打仗、打仗。想起总族长的唯一的儿子,死于非命,我就心疼,族长这儿子知书达理,对待我们这些老实人,如兄妹一般。”
停了一下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总族长夫妇,对此事可是一直耿耿于怀,听佣人说每个晚上,背地里,总族长夫妇都是以泪洗面,对着儿子的灵堂画像祭奠怀念,伤心欲绝。听人说,近日里,二支系族长的长工‘豺狗王’告密,说......。”
盧清父亲,连忙大声咳嗽、使眼色,止住老婆的话头。油灯下,几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下,转而又想起各自当前的心事、生计。老实本份、不说闲话、安生立命,正是他们的处世哲学。
直到深夜,身体虚弱、粗识文理的盧秀母亲,硬自撑起身子,告辞说:“枉费二叔、二嫂几夜苦口婆心,这死犟儿子就是不听,就算是我当初,带病冒死十月怀胎、没生过这儿子。明早,就请二叔、二嫂代为送行。只当来日,有得荣归故里之时,如果犬子仍念我有生育、骨肉之恩情,自可再相见!”
接着把一个送儿千里从军的包裹,塞给盧清父母,代为转交。自是出门离去。
是夜一大早,在村东口,上山岗背上,迎着黎明的署光。几位年轻人,意气奋发、又带着些许凝重神态,相会在一起。
蓄有一头微卷长发的准押正盧梭梭,尽管经常外出劳作,但是脸色仍然白里透红,栗灰色的眼眸,在黎明署光的映衬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向叶晓艺告别说:“晓艺兄弟,我们先行一步,不忘当日山岙、隆中切磋武艺;你不像我们,不管哪行,都是能变成行家里手。我们这等贫贱之命,除了从军杀敌,建功立业外,几乎无处可翻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