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挑衅(1/4)
光武中兴,东汉朝的建立几乎沿袭了西汉的所有制度,军伍自然也没有例外。
汉军分京师兵与地方部队,地方部队由各郡国都尉统领,只是东汉建立之初,便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亦为了削弱地方力量,光武帝取消了都试,罢免了众多的郡国都尉,后又下诏罢除地方兵士,只在边郡继续保持都尉及属国都尉的设置,这些边郡的都尉又被称之为长史,其统率的地方军便是东汉时实则意义上的边军。公孙瓒曾任的辽东属国长史便属此列。
而地方上一旦有了叛乱,则多派遣京师兵前往镇压。
京师兵,亦就是汉朝的中央军,主要分为南北两军。
北军乃其中精锐,多被派遣于外,在东汉时的最高长官为北军中候。
南军则是宫廷卫士,分南、北两宫卫士令,长官乃卫尉。
此外国都还有城门校尉统率的守城军,负责京师治安的执金吾缇骑,以中郎将为首的天子亲军虎贲郎与羽林骑等编外人员。
南军传到了刘协这一代,经历了董卓乱政迁都等事,南、北两宫卫士令早已名存实亡,随后在曹阳亭一战中作为天子卫队的虎贲郎与羽林骑为了掩护刘协渡河或死或逃,两卫几近全废。迁都许县后,在荀彧的建言下,曹操以天子威仪为名,将两卫重建,并以之取代卫士令拱卫皇宫。
而填充两卫的,乃是跟随曹操最早的——青州军。
初平三年,曹操得到了三十万青州黄巾的降卒,只是这些人表面说是军队,内里不过流寇。
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战事胶着,军队战斗力的下降速度委实吓人,这在高唐时跟刘备的首战中表现得尤为严重。
为此,荀彧给曹操出了个主意,从这三十万人中精挑细选出六千余人,辅以最严苛的训练以及最好伙食。这六千精锐在其后的战斗中几乎担扛了所有最严苛恶劣的战斗任务,侦查、开路、断后,这些都不过是平常操作,减员对于这支队伍而言更是家常便饭。
可直属曹操以及冠绝全军的待遇还是让这支队伍成了整个青州军最为向往的存在。
在这支样板队伍的影响下。青州军的战斗韧性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