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曹丕的三国 > 第97章 求贤

第97章 求贤(2/2)

目录

可,这只是现代人的眼光。在这个知识权力集中掌握在地方少数人手里的年代,举荐制的弊端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像是荀彧,他就通过举荐制为曹操推荐了不少颍川的人才,奠定了曹魏前中期中下层的统治基础。

这亦是荀彧得以位《三国志·魏书》文臣传第一列的最大原因。

当然并非什么人都有荀彧的心胸,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举荐的名额,乃是他们拉拢盟友的重要筹码。而作为盟友,自然是势力越大越好,大家族,才是他们举荐的首选。

曹操的建议并未触犯他们的这个利益,可却是收缴了他们攻讦别人的利器——道德。

生于现代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古代人对道德的苛求与追捧。

曹操如今的司空参军华歆求学之时,便因多看了两眼地上的金子,路过的豪华马车,便被有道德洁癖的好友管宁来了个“割席分坐”。这种在曹子恒看来简直可笑到匪夷所思的事情,却真真实实的发生于这个时代,并受到世人的传颂。

若是换到现代,管宁怕是要被网民们喷成生活不能自理,可在这个年代,其在辽东的声望以及那几近完美的德行操守,甚至压得后来的辽东太守公孙康想求其辅助,却不敢张口,怕被看出心中那点割地称王的龌龊心思。陈公在《三国志》中如此评价管宁:欲官宁以自镇辅,而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

只是,道德完人毕竟少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有记载的便没有出过十指之数。而活跃于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上的生灵,德行有碍才是他们的常态。

所以,在这个时代,对这些手中无兵的文臣们而言,“道德”便是他们最为锋利的宝剑。他们最擅长的,亦就是挥动这把利剑,砍下政敌的首级。一旦天子下诏不求德行完美,只需才能卓越之士的辅助,便等于让他们收刀入鞘,赤手空拳的上阵杀敌,其时他们就真成百无一用的书生了。

堂下大臣们极力阻止,可堂上的刘协却已经乐开了花,在刘协的思维中,董卓、刘备等皆是极有能力之人,亦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起于微末。

“民间”这个离得他极远的神秘之地,是个能出人才的地方,曹操的建议,于刘协而言,简直便是天上掉馅饼。他可是用了极大的意志力才克制住了要问曹操今天是不是脑子抽风的冲动。

生怕曹操醒悟过来的刘协压根不管种辑等人,招呼一直沉默不语的尚书令荀彧便要起草用印。

这时,退居太常后便一直不再理会朝堂之事的杨彪开了口。

“能力越大,所能制造的危害亦更大。陛下在这方面,吃到的亏还不够多么?”

听到杨彪这话,早年被李傕压迫时的屈辱涌上刘协的心头。那一位,做的可比董卓过分多了。

“可是……”刘协心中的不甘又怎么瞒得过场中的人精,杨彪叹了口气,道:“陛下求贤若渴,这是好事,可天子麾下之臣,怎能降低选拔要求。曹司空你说这可对?”

“当然,只是如此之多的良才流于民间,不得为我大汉效力,殊为可惜。这样如何?陛下求贤,总不能谁来都收了,那些被刷下之人,便算是入了某的麾下,亦是缘分。”见杨彪开口,曹操知道,他今日花费如此之多的口舌,所为的最大目的,怕是无法成行了。

有时候,出身,便是一种德行有碍。

退而求其次,“既然陛下不甘困于深宫之中,便让某看看,你的能耐吧。某拭目而待,陛下你的下一步。”曹操如是想着,与刘协一礼,告别而去。

建安四年末,自袁甄联姻之后,刘协的一道招贤令再次吸引了天下的目光。众多自诩才华横溢之辈走出安居之地,奔赴到许都之中。

九江当涂,一叶小舟从这里出发驶向许都。船内,一名身穿破旧玄服的男子怔怔的望着船外清冷的淮水,喃喃自语:“便是得了爵,又能如何,亲人安在?”

男子手中,一叶信笺在寒风之中挣脱而出,飘落于淮水之上,其上的墨迹,亦渐渐化了开来:……刘几不愿开罪袁……为兄已出发往并州从军,若有不测……族中血仇,便拜托玄德……兄德然顿首。

注一:这一段拆自我们司空大人的《招贤令》,大意便是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相遇的时候,这些人才往往还没有名气,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如今正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