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婚·魏延(2/4)
一众法门中,便唯独那日曹昂提出的主意让他一直拿捏不定。
黄巾之乱后,以刘焉建言的州牧制度为契机,天下诸侯乘势而起,名正言顺的占据一方当上了土皇帝。时至今日,天下诸侯中,除了已故的幽州牧刘虞以及只想苟且偷安的荆州牧刘表,余者其屁股多不干净。
袁绍得到冀州的手法并不光彩,名声亦受兄弟袁术所累。
并州牧吕布私德不彰,弑父之名虽有大义这块最后的遮羞布,可亦是毁誉参半。
混迹关中的马腾、韩遂,早年参与了狄道人王国的反汉叛乱,虽最后在皇甫嵩与董卓的兵锋下,杀了王国投诚,可后来又因董卓的肆意妄为,开罪了整个天下,西人的名声算是全毁了。连带着马腾这个长年在西凉混迹的右扶风人亦受了牵连。
益州牧刘焉更是割据一方的代表之人,从前便不尊朝廷号令,如今刘璋继位,更是连朝贡亦停了。
乌程侯孙策更曾是袁术的部下,如今占据江东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这些于众诸侯而言,不过癣疥之疾,再没有如袁术一般脑残之人,公然反叛汉帝国。大家都很好的保持着表面的一副忠心耿耿之貌。
而一种诸侯之中,挟持刘协的曹操可以说是最为特殊。于曹操而言,光保持表面的忠诚显然不够。天子的任何意愿,都可以说是曹操罩门所在。为此,曹操不惜赔上名声,亦要把整个朝堂整成了自己的一言堂,执金吾、国丈伏完的去职,太尉杨彪的罢免便源于此。
如今,主掌诏书之事的尚书令乃是荀彧,曹操是极为放心的,可有机会强化罩门的防御,曹操亦不会放过。
可如此计策,其实便是等同于短时间内放松对天子的钳制,这里面的风险,不可谓不大。所天子的诏书落于袁绍这种擅于以声势压人的对手之手,后果,曹操压根不敢想象。
当然,这之中,还涉及了一个曹操很欣赏的人——刘备。这位在任济阴太守期间,所表现的能力,便是荀彧亦大为赞赏。
尽管郭嘉、程昱等人多次向他建言要防备刘备,可在曹操心中,刘备还是徐州刺史的最合适人选。
想要用人,自然不能拿其作伐,最终曹操的爱才之心战胜了对阴谋所得的贪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