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筑城(1/4)
常山郡,真定县。后世改名正定,与北京、保定合称北方三雄镇,历史悠久。本不过太行山边上一个小县城的真定,在秦朝时,便诞生了南越百岁皇帝赵佗。
时间来到汉末,这个偏僻的县城更是一下子诞生出两位被陈寿立传的名人——赵云与张燕。
如今,这两位真定老乡,正在黄河边上的黑山军大营中见面。
张燕一脸络腮大胡遮掩了本来略带阴柔的面容,号称飞燕的他,性格却极为粗豪,此刻端着大碗,碗中酒香隔远便闻,正是工坊所产烧刀。
张燕猛灌了一口,随后猛舒一口气,玩笑道:“早闻东郡烧刀暴烈之名,真烈酒也。子龙,你给曹阿瞒那小儿子当了看门狗,就为了这么一口?”
赵云苦笑道:“褚大哥,你少用此等话语激我,我已是袁本初那记上号的人。如何还能再四处卖弄本事。且二公子确实是位仁慈的主上,如今挺好。”
张燕直视着赵云,再次问到:“如此蹉跎岁月,你便心甘?当初一同在老道士那学的兵法,你便处处强我一头,老道士更是常常称赞你有烈侯之才,他日必能名动天下。(注一)
你的本事,某服气,若你还在公孙伯圭麾下,公孙伯圭亦不至于连败于那袁本初之手。
如今不过袁绍小人些许恐吓之言,子龙便弃了公孙伯圭,如此懦夫之态,实在让张某瞧不起。”
张燕的话仿佛勾起赵云的回忆,脸上落寞的神色压根遮掩不住,伸手拿起案几上的酒碗,猛灌一口,道:“褚大哥可知,自袁绍入主冀州与公孙伯圭交恶后,我真定赋税较之元氏,几何?”
在张燕的注视下,赵云伸出三根手指,哀伤的道:“即便丰收之年,乡中孩童,亦无法饱餐一顿。试问,云如何带着乡人再于公孙伯圭麾下任事?”
张燕闻言,凤眼圆睁,手中的酒碗破碎,碎片刺破掌心,鲜血淋漓,大怒道:“那贱子怎么敢,他不要名声了。”
赵云再次苦笑,道:“区区一县赋税,又能碍其名声几何?去岁,大哥与那人相争,亦不知何处漏了风声,国中来人,于乡间索尔父母,可……最后,还是邻县乡老们看不下去,写了联名的保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