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陈宫(3/3)
说完,没再理会愣在原地的陈宫,吩咐一声旁边的护卫,就离开了。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子不器……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夫子正在检查曹子恒的功课,背诵《论语》为政第二。有着后世的知识基础,曹子恒蒙学的进度比起别的孩子快的多,夫子爱其才,蒙学结束后,就把曹子恒收为弟子。
夫子认为性格跳脱的曹子恒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修身,《论语》便是他最好的功课。
“君子与小人么……”曹子恒喃喃自语。这几天,流言四起,陈公台自从去过城外田庄之后,仿佛得了离魂症,整天不停的唠叨教人以善谓之忠什么的。很多人传言,曹家二公子在城外行鬼神之事。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这事干的。唉。”自怨自艾了几句。然后问夫子,道:“夫子,我父算是个小人吗?”
“曹公非君子,可也不是小人。”夫子答道。“尔一小儿,妄言父过,才是小人所为。”
“可我总觉得我父以后会变成第二个董卓。”曹子恒争辩道。
“董卓入主洛阳之前,虽然桀骜不驯,可也是宏才大略之辈,奈何一入繁华,堕落如斯。”夫子摇摇头,继续道:“你父不同,曹兖州长于中原,历经磨难而本心不改,如此,方为人主之相。”
“可历史上,我这位便宜父亲就是干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这话曹子恒只能腹诽,自不能和夫子说。
汉朝的国祚已延续了三百年,儒家之学早已深入人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一),这是国家运作的最基本规矩。董卓败亡的最大原因,就是自视太高,逾越了这个规矩。
废立之事,那是“君”的权力,霍光地位尊崇,可废刘贺亦要为他罗织罪名,即便如此,最后亦无法善终。董卓用了这个权力,废了毫无劣迹的少帝刘辩,却没有坐到那个位置上,出身又太低。他的行为让同为统治阶层的士族,失去了“臣”的立场,亦失了士的脸面,天下的臣们,自然群起而攻之。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要高明很多,盗用了“君”的权力,却并没有扯掉天下“臣”们的遮羞布,打了个擦边球。可即便如此,在不揉沙子的君子眼里,也是有失臣子本分的大罪。而陈宫,很明显就是这么个正直君子。
正直君子自然十分反感曹操的屠城之举,历史上的陈宫就是在曹操二征徐州,向徐州百姓举起屠刀的时候反叛的,还拉上当时的陈留太守张邈,这位曹操的好友。随后,因边让之事早对曹操心生不满的兖州士族倒戈,曹操丢了大半个兖州,不得不从徐州撤兵。
曹操这二征徐州,不但毛都没有捞到,还丢了名声,地盘,差点万劫不复。
注一: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当所有人都遵循自身的身份规矩行事,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的发展。